近红外反射光谱在冬小麦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雪征

作者: 王雪征;陈淑萍;张文英;茜晓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反射;冬小麦;抗旱指数;抗旱性;抗性鉴定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1 年 15 卷 10 期

页码: 19-22+25

摘要: 为评价近红外反射法对冬小麦抗旱性的测定效果,通过2 a冬小麦抗旱鉴定材料的近红外分析与相应抗旱指数比对,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初步认为,不同水处理方法、不同地点的小麦种子,近红外图谱较为稳定;不同抗旱性差异的种子,近红外反射图谱有明显特异性差异。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可以用近红外技术预测抗旱指数,决定系数为0.632,低于田间鉴定决定系数(0.804),预测抗旱指数与田间鉴定的平均误差为0.06,可用于亲本鉴定与后代选择。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模拟干旱胁迫下冬小麦胚芽鞘长度变化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关周博,王士强,陈亮,唐娜,胡银岗. 2009

[2]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梁烜赫,王雪,赵鑫,曹铁华. 2018

[3]灌溉与干旱条件下甘蔗工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与品种抗旱性评价. 赵俊,白亚东,赵兴东,杨丽华,卢顺才,李秀梅,马云飞,李梅会,王少河,范源洪. 2016

[4]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种的抗旱性研究初报. 蔡晓莉,吴振录,樊哲儒,李剑峰,姚源松. 2005

[5]不同高丹草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李源,谢楠,赵海明,刘贵波. 2010

[6]东乡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苗期抗旱性的比较. 谢建坤,胡标林,万勇,张弢,李霞,刘如龙,黄运红,戴亮芳,罗向东. 2010

[7]燕麦育成品种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梁晓东,曾潮武,李建疆. 2014

[8]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揭雨成,黄丕生,李宗道,肖爱萍,严理,汪洪鹰. 1998

[9]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俞天胜,曾潮武,王威,苗雨,李玉峰,叶凯. 2015

[10]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及鉴定试验. 杜培兵,杨文静. 2018

[11]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综合评价. 武仙山,昌小平,景蕊莲. 2008

[12]不同品种冬小麦冠层温度与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勇,王磊,党翼,唐小明,张建军,王国宇. 2010

[13]抗旱节水冬小麦品种衡H1401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柳斌辉,王变银,陈朝阳,张文英,张晓. 2021

[14]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和节水性状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 赵洪亮,马瑞崑,刘恩才,贾秀领,张全国,侯立白,张丽华,姚艳荣,杨利华. 2006

[15]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抗旱性与水分利用效率比较研究. 倪胜利,李兴茂,姜小凤. 2013

[16]冬小麦抗旱性状遗传力分析. 张文英,柳斌辉,彭海城,李爱国,栗雨勤. 2009

[17]冬小麦拔节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项艳,龚道枝,白清俊,梅旭荣,郝卫平,栗雨勤. 2009

[18]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衡136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孟祥海,陈秀敏,鲍聪,乔文臣,魏建伟,孙书娈,李丁,李强,赵明辉,李慧敏,赵凤梧. 2016

[19]棉花抗旱耐盐转基因材料鉴定及其外源抗性基因的挖掘. 王俊娟,王德龙,阴祖军,樊伟丽,王帅. 2015

[20]河北省小麦种质穗发芽抗性鉴定. 张颖君,李洪波,孙丽静,胡梦芸,王培楠,李倩影,吕亮杰,张月辰,李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