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间杂种离体培养及F_1再生株的分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鹤鸣
作者: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徐鹤林;龙明生;余文贵;陆春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种间杂种;离体培养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281-287+321-32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不同栽培番茄与秘鲁番茄(Lycopersicum peruvianum)PI128657中8号株系进行种间杂交,以授粉后25~30天的未成熟种子进行离体培养,均成功地获得大量的杂种株。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2,4-D 2mg/l+2ip 1mg/l+椰乳100ml/l;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2mg/l玉米素;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mg/lIBA。并对F_1代再生株形态特性、细胞学、同功酶和抗性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花生种韶要种的胚胎营救和植株再生. 周蓉,陈小媚. 2000
[2]栽培番茄×秘鲁番茄杂种再生株的诱导和鉴定.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徐鹤林,龙明生,余文贵,陆春贵. 1987
[3]番茄属种间杂种离体培养F_1植株的细胞学分析. 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1993
[4]优质番茄快繁技术初探. 邹瑜,林贵美,张进忠,牟海飞,李邦. 2007
[5]番茄品种“加州红”子叶离体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陆荣生,杜晓莉. 2004
[6]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栾鸭红,周家武,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谭学林,陶大云. 2009
[7]黄籽沙逊与黄籽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种的鉴定. 谭亚飞,张强,赵艳艳,许茜,李扬,原玉香,姚秋菊,蒋武生,魏小春,王志勇,张晓伟. 2017
[8]紧穗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的研究. 颜辉煌,熊振民,闵绍楷,胡慧英,张志涛,田淑兰,汤圣祥. 1997
[9]花生新品种(系)东营盐碱地种植丰产性初步评价. 王传堂,王秀贞,吴琪,唐月异,孙全喜,王志伟. 2016
[10]稻属种间杂种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颜辉煌,胡慧英,张雪琴,张志涛,田淑兰,熊振民,闵绍楷. 1997
[11]花生属种间杂种F_1的雄配子发生与发育特点研究. 吴兰荣,李正超. 2002
[12]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鉴定及特性研究. 吴红美,徐跃进,万正杰. 2011
[13]一例母--及其亲子DNA指纹与血清蛋白、酯酶遗传的研究. 赵振民. 1997
[14]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种间杂种果实香气成分的代谢谱分析. 王爱华,马红叶,李荣飞,杨仕品,乔荣,钟霈霖. 2021
[15]利用黄毛草莓创制蜜桃香味草莓新株系. 王爱华,钟霈霖,吴青青,马红叶,杨仕品,李荣飞,乔荣. 2020
[16]南瓜属4个种及种间杂种耐热性比较. 智海英,岳青,陈敏克,马海龙. 2020
[17]陆地棉86-1(G.hirsutum L.)与辣根棉(G. armourianum Kearn.)种间杂种及其利用的研究. 钱思颖,周宝良,黄骏麒,彭跃进,顾立美,徐英俊,沈新莲. 1995
[18]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 靖深蓉,刘少林,邢朝柱. 1993
[19]辣椒C.frutescens×C.chinense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陈学军,周坤华,方荣,缪南生,王长林. 2012
[20]洋葱大葱种间杂种鉴定方法建立与应用. 田保华,梁毅,陈丽,王永勤,裴雁曦.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番茄新品种-晶粉1号的特征特性及早春栽培技术
作者:赵丽萍;赵统敏;王银磊;宋刘霞;余文贵
关键词:晶粉1号番茄;特征特性;早春栽培技术
-
樱桃番茄新品种‘阳光’
作者:赵统敏;赵丽萍;王银磊;周蓉;宋刘霞;余文贵
关键词:番茄;番茄黄化曲叶病;品种
-
抗TYLCV优质番茄新品种"露比"的选育
作者:赵丽萍;赵统敏;王银磊;周蓉;宋刘霞;余文贵
关键词:番茄;品种;露比;选育
-
番茄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作者:金兰;赵丽萍;王银磊;徐丽萍;周蓉;宋刘霞;崔霞;李仁;赵统敏;余文贵
关键词:番茄;配合力;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群;杂优模式
-
高光泽番茄育种及果实表面光泽度
作者:周蓉;赵统敏;赵丽萍;王银磊;宋刘霞;余文贵
关键词:番茄;育种;光泽度
-
江苏省及其他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作者:姜静;王银磊;李亚茹;赵丽萍;周蓉;陈伟男;赵统敏;余文贵
关键词:番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分子鉴定;序列分析
-
樱桃番茄果实光泽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周蓉;徐丽萍;王银磊;赵丽萍;余文贵;赵统敏
关键词:樱桃番茄;光泽度;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