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亏灌溉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国锋
作者: 董国锋;成自勇;张自和;王小军;刘兴荣;张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调亏灌溉;水分利用率;品质;苜蓿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5 期
页码: 201-20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三重目标出发,在甘肃秦王川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亏缺下(土壤含水率为60%~65%田间持水量)苜蓿产量较充分灌溉(土壤含水率为65%~70%田间持水量)没有显著差异,而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含量与其余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值均达到了最大,分别达2.10 kg/m3和13406.7 ug/g。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调亏灌溉技术在果树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杨盛,宋宇琴,李洁,陈冲,李六林. 2015
[2]调亏灌溉条件下秦王川灌区苜蓿种植效益初步分析. 董国锋,成自勇,张自和,丁林,杨永东,王小军,刘兴荣,张芮. 2006
[3]湘西南湿热地区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研究. 杨曌,李向林,张新全,万里强,何峰. 2010
[4]调亏灌溉对酿酒葡萄根活力及浆果品质的影响. 马婷慧,李磊,路洁,周丽娜,王锐. 2018
[5]禾豆混播与调亏灌溉对河西地区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安昊云,王皓,贾倩民,常生华,Shahzad Ali,刘永杰,张程,侯扶江. 2021
[6]调亏灌溉与合理密植对旱区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刘素华,彭延,彭小峰,罗振,董合忠. 2016
[7]调亏灌溉对海岛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郭仁松,邢海业,徐海江,崔建平,林涛,田立文. 2015
[8]高寒荒漠地区调亏灌溉对藜麦和毛苕子混播的影响与综合评价. 马利利,张莹莹,李正鹏,韩梅,蒋福祯. 2022
[9]调亏灌溉对日光温室青茄品质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王燕丛,刘浩,孙景生,郭凤台,王聪聪. 2012
[10]异属砧木嫁接对日光温室水培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吴绍军,陈海丽,朱月林,崔彦玲. 2010
[11]去电子水灌溉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朱敏,李彬. 2020
[12]不同土壤水势对克瑞森葡萄光合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杨湘,苏学德,李鹏程,郭绍杰,李铭. 2020
[13]枸杞不同生长期水分效应及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郑国保,张源沛,朱金霞,周丽娜,孔德杰,王玉平. 2012
[14]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性状及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杨宁,王勇,王克安,宋计平,孙凯宁. 2018
[15]亏缺灌溉时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刘明池,张慎好,刘向莉. 2005
[16]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董飞,党建友,王姣爱,张定一,裴雪霞,张晶,马惠梅,程麦凤. 2017
[17]灌水量和时期对小麦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18]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国保,孔德杰,张源沛,郭生虎,朱金霞. 2011
[19]年刈割次数对科尔沁沙地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刘荣霞. 2019
[20]旱区苜蓿混播技术研究进展. 韩志顺,郑敏娜,梁秀芝,康佳惠,陈燕妮.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兰州新区灌区粮饲兼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薛莲;谢成俊;张芮;薛亮;张鹏;闫宗芳;陈延明
关键词:粮饲兼用玉米;兰州新区;灌区;栽培技术;高产
-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段景章;赵海东;张建伟;肖金玉;郭正刚;侯扶江;张自和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质量;主成分分析;苜蓿品种
-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类型综合评价
作者:张芮;李红霞;高彦婷;董博;张海粟;温文;王磊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熵权TOPSIS模型
-
不同覆膜类型对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璐;董博;王磊;张芮;张军;江晶;陈光荣;赵振华;马嘉颖
关键词:地膜覆盖;黄土旱塬区;土壤化学性质;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高彦婷;张芮;董博;李青青;刘柯含
关键词:垄沟集雨;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覆盖
-
陇中黄土高原区水分胁迫对高原夏芹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作者:张海粟;张芮;董博;温文;陈志丕;袁超
关键词:高原夏芹菜;水分胁迫;土壤酶;土壤理化性质
-
不同水分条件下菌肥施用对陇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芮;温文;董博;高彦婷;张海粟;陈志丕
关键词:水分调控;微生物菌肥;高原陇椒;光合作用;果实品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