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建宁

作者: 朱建宁;彭文栋;张秀红;刘华;高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荒漠化草原;垒加;蓄水;蒸散量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2 年 06 期

页码: 1314-1319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效果,以期为扩大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贮备。[方法]在宁夏盐池荒漠化退化草原中采用常规方法补播丛生禾本科牧草,并对其进行起垄覆黑膜、起垄覆透明膜、起垄不覆膜和不起垄不覆膜平播的4种保育处理,通过分析各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补播苗生长的影响,寻找最优处理方式。[结果]从7月到11月起垄覆黑膜、起垄覆透明膜、起垄不覆膜和平播4个处理的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为9.88%、9.24%、8.75%和8.13%,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补播牧草的成活率分别是96.2%、93.4%、45.6%和28.3%,覆膜相对不覆膜成活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覆黑膜具有较大优势,其垄顶土壤含水率有"削峰填谷"的缓冲作用,覆黑膜土壤水分含量比平种提高了21.5%,且对于1m以下土壤的水分补充量也是最大的。覆膜虽然增加了费用,但从总体效益分析,利润高于不覆膜。[结论]该研究为起垄覆黑膜技术在荒漠化退化的草原补播改良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良荒漠化退化草原的研究. 朱建宁,彭文栋,张秀红,刘华,高婷. 2012

[2]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深松蓄水耕作技术研究. 边少锋,马虹,薛飞,杨双,谭国波. 2000

[3]三峡库区的入侵鱼类及库区蓄水对外来鱼类入侵的影响初探. 巴家文,陈大庆. 2012

[4]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四季产草量的测定及载畜量的计算. 谷英,桑丹,孙海洲,张崇志,凌树礼,斯登丹巴,余奕东,王玮,吉仁巴雅尔,姚江勇. 2018

[5]荒漠化草原不同机械组成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张源沛,郑国保,周丽娜,孔德杰,朱金霞,张益民. 2013

[6]荒漠化草原实施围栏效果研究. 雷志刚,丁敏,董志国,姜万利,沙吾亚·哈力曼,姜润潇. 2011

[7]利用沙尘暴进行荒漠化草原表土再造技术原理及实践. 赵山志,田青松,那日苏,王海,联华,塔娜,乌兰. 2011

[8]宁夏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的初步研究. 高婷,张源沛. 2006

[9]荒漠草原采用浅翻耕改良对土壤水分及牧草组成的影响研究. 朱建宁,彭文栋,李永华,冯娅梅,高婷. 2014

[10]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田集水保墒效果影响. 漆永红,岳德成,姜延军,史广亮,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1]土壤封闭除草剂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局部减量施用效果. 漆永红,岳德成,姜延军,史广亮,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2]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局部施用效果. 漆永红,岳德成,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3]甘肃省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及主要群落类型. 岳德成,姜延军,史广亮,漆永红,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4]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应用效果. 杨发荣,岳德成,姜延军,韩菊红,胡冠芳,漆永红,李敏权. 2015

[15]基于HYDRUS模型全膜双垄沟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 金辉,郭军玲,查元源,杨治平. 2019

[16]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动态特征的影响. 金辉,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韩伟宏,邢虹娟,马慧敏,杨治平. 2017

[17]玉米田封闭除草剂撒施效果比较. 张军高,漆永红,岳德成,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8]不同播种方式对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玉米播种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刚,李尚中,张建军,王磊,党翼,樊廷录,王淑英,程万莉. 2018

[19]玉米田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对后茬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岳德成,史广亮,韩菊红,柳建伟,姜延军,李青梅,胡冠芳,贾春虹. 2018

[20]旱地全膜双垄沟玉米生产的AquaCrop模型模拟及管理措施优化. 张涛,孙伟,张锋伟,孙步功,王婷,吴建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