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对冻融过程中加氮灌溉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风

作者: 王风;白丽静;张克强;黄治平;杨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冻融;铵态氮;硝态氮;排放控制;酰胺态氮;N2O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9 期

页码: 79-8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冻融过程潮土两种粒径(1cm和0.25mm)在加氮灌溉条件下N2O的排放通量,并且分析比较了3种氮素形态(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和3种浓度(40、200和800mg/L)对土壤N2O的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前,除硝态氮浓度在大于200mg/L时,细土N2O排放通量小于粗粒径土壤,其他氮素形态和浓度得到相反结果;冻结过程细土达到N2O稳定排放通量的时间要早于粗粒径土壤;融化后细土比粗粒径土壤早出现N2O排放峰,并且该峰值总体比粗粒径土壤小;随氮素浓度增加,粗粒径土壤3种氮素形态平均N2O累积排放量分别比细粒径土壤多45.46%、7.81%和46.87%。建议土壤在加氮灌溉时应尽量避免施加硝态氮肥,铵态氮肥的施用应尽量考虑降低浓度,并建议在灌溉越冬水且土壤冻结后耙碎大土块以减少N2O排放。

分类号: S154

  • 相关文献

[1]粒径对冻融过程中加氮灌溉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王风,白丽静,张克强,黄治平,杨鹏. 2009

[2]海藻酸增效剂对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及损失的调控. 张静,冀建华,李絮花,陈亮. 2020

[3]氮素调控对冻融过程中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王风,白丽静,张克强,黄治平,杨鹏,张金凤. 2009

[4]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N_2O排放的垂直分布特征. 范利超,韩文炎,李鑫,李治鑫. 2015

[5]秋闲期复种翻压绿肥对后茬作物春小麦产量、氮残留和N2O排放的影响. 肖玉涛,李正鹏,严清彪,李积铭,韩梅. 2024

[6]滴灌条件下棉花生理生态指标对不同形态氮素肥料的响应. 高志建,刘瑜,尹飞虎,曾胜和. 2014

[7]长期定位双季稻田施用生物炭的温室气体减排生命周期评估. 张卫红,李玉娥,秦晓波,李健陵,万运帆,王斌,高清竹,刘硕. 2018

[8]不同氮肥处理春玉米温室气体的排放. 段智源,李玉娥,万运帆,秦晓波,王斌. 2014

[9]外源铵态氮对典型耕作土壤冻结过程中N_2O排放的影响. 陈思,张克强,沈仕洲,王风,徐宁彤. 2015

[10]外源硝态氮对典型耕作土壤冻结过程N_2O排放的影响. 陈思,张克强,麻晓越,徐宁彤,姚虎,沈仕洲,王风. 2014

[11]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2007

[12]硝态氮与铵态氮. 奚振邦. 2011

[13]遇旱灌水和施肥方式对大豆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时空变异的影响. 赵婧,王树文,邱强,张宝贵,张伟,张鸣浩,闫晓艳,冯利平,刘庆军,刘淑琴. 2014

[14]大豆生育期间土壤无机态氮与植株硝态氮变化规律的研究. 马春梅,董守坤,张磊,魏丹,迟凤琴,金喜军,龚振平. 2010

[15]覆膜穴播方式对旱地小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的影响. 谢永春,张平良,郭天文,姜小凤,侯慧芝. 2015

[16]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研究. 王斌,陈亚明,周志宇. 2007

[17]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异. 马亚斌,宋晓宇,杨贵军,王仁红,全斌,竞霞,刘晓. 2015

[18]围封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廖圣祥,任运涛,袁晓波,李旭东,郭丁,李金博,傅华. 2016

[19]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 董林林,王海侯,陆长婴,金梅娟,朱兴连,沈园,沈明星. 2019

[20]高等植物氮素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马清,管超,夏曾润,王茜,王锁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