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类病斑及早衰突变体lms1的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艳

作者: 林艳;陈在杰;田大刚;杨广阔;杨绍华;刘华清;陈松彪;王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类病斑;早衰;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4 年 V29 卷 01 期

页码: 29-34

摘要: 通过筛选籼稻恢复系明恢86的组培变异后代,获得1个类病斑及早衰突变体lms1(lesion mimic and senescence 1)。lms1植株生长至拔节期开始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点,随后斑点逐渐扩展至大部分叶片和茎组织;生长至抽穗期后呈现早衰,穗、茎、叶明显干枯,并快速衰亡。RT-PCR分析表明,在呈现类病斑性状叶片组织的lsm1中,病程相关基因PBZ1、PAL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野生型叶片组织中的水平。遗传分析表明,lms1的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9311与lms1配置的F2及F3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将lms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末端。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水稻颖壳类病斑突变体glmm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徐欢,周涛,孙悦,王木妹,杨亚春,马卉,李浩,徐大伟,周海,杨剑波,倪金龙. 2023

[2]水稻早衰突变体psls1的基因定位及克隆. 朱杉杉,赵志超,蒲志刚,刘天珍,罗胜,张欣. 2017

[3]水稻早衰突变体psls1的基因定位及克隆. 朱杉杉,赵志超,蒲志刚,刘天珍,罗胜,张欣. 2016

[4]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生理学特性分析及其基因的精细定位. 朱永生,蒋家焕,蔡秋华,郑燕梅,何炜,陈丽萍,魏毅东,王爱荣,张建福. 2021

[5]一个水稻类病斑突变体1mm4的鉴定及其基因分子定位. 邱结华,魏祥进,邵高能,圣忠华,唐绍清,胡培松. 2013

[6]水稻早衰突变体lst的生理分析与基因定位. 孙惠敏,潘刚,潘晓华,程方民,黄福灯,李保同,张春娇,毛节景,赵晨晨. 2014

[7]水稻抗稻瘟病突变体lmm326的鉴定与调控通路初步分析. 徐婷婷,余宁,张迎信,毕真真,吴玮勋,曹永润,王备芳,张越,轩丹丹,陈代波,占小登,程式华,曹立勇. 2017

[8]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郝中娜,张红志,陶荣祥. 2007

[9]肥料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早衰的影响. 叶春升,罗奇祥,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 2006

[10]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鉴定和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朱永生,徐靖,蒋家焕,郑燕梅,陈丽萍,蔡秋华,王爱荣,张建福. 2020

[11]水稻早衰突变体LS-es1的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周纯,焦然,胡萍,林晗,胡娟,徐娜,吴先美,饶玉春,王跃星. 2019

[12]水稻叶片衰老基因LPS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褚晓洁,芦涛,叶涵斐,王盛,林晗,吴先美,何瑞,严钢,王跃星,李三峰,路梅,胡海涛,杨窑龙,饶玉春. 2021

[13]水稻叶片早衰性的遗传分析. . 2001

[14]一个水稻早衰突变体基因的精细定位. 赵春德,张迎信,刘群恩,余宁,程式华,曹立勇. 2014

[15]水稻叶片早衰及其外源激素的调控研究进展. 张文学,彭春瑞,胡水秀,陈武. 2007

[16]不同高产水稻品种生育后期叶片光抑制、光氧化和早衰的关系. 焦德茂,李霞,黄雪清,季本华. 2002

[17]水稻化调后期防倒防早衰促早熟试验研究. 王其尧,马标,宋振颖,钱双八. 2003

[18]不同外源激素对二晚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张文学,彭春瑞,孙刚,张福群,胡水秀. 2007

[19]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的性状鉴定及基因定位. 徐飞飞,纪志远,徐江民,王福军,唐永超,郑凯丽,王春连,赵开军. 2019

[20]水稻早衰突变体es5的鉴定及其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王备芳,陈玉宇,张迎信,刘群恩,孙滨,向小娇,曹永润,程式华,曹立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