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选择回交导入群体进行粳稻优良恢复系抗旱性改良与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利锋

作者: 王利锋;郝宪彬;何云霞;华泽田;高用明;黎志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回交导入;抗旱性;QTL;定位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07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311-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C418为轮回亲本,与供体亲本C71和早籼14分别进行杂交和2次回交,对BC2F2混合群体进行严格的干旱筛选,共得到16个抗旱导入系。在海南和北京的干旱和灌溉条件下对抗旱导入系BC2F5家系及其亲本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选择的导入系群体抗旱性平均表现与轮回亲本没有明显差异,不同组合在不同地点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表现不尽一致,其中一些株系的抗旱性和产量均显著高于轮回亲本。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产量的关联密切,且最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从而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利用106个均匀分布的SSR标记对抗旱回交导入系进行基因型分析,通过导入频率的卡方检验共定位到16个抗旱QTLs(P<0.0005),分布在除2、7号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大部分导入的供体等位基因显示出正向加性效应。本研究结果说明,回交导入结合目标性状极端选择的策略改良水稻抗旱性并发掘和定位有利抗旱基因/QTL是可行的。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大豆子粒蛋白质含量QTL的精细定位. 张琦,尹彦斌,蒋洪蔚,张维耀,潘校成,武小霞. 2019

[2]控制水稻品种Koshihikari抽穗期的数量性状位点. 张永生,江玲,刘喜,陈亮明,刘世家,翟虎渠,万建民. 2008

[3]4个环境下稳定表达的控制粳稻穗角性状的新位点. 牛付安,刘健,郭媛,陈兰,江建华,洪德林. 2012

[4]谷子萌芽期抗旱相关QTL定位研究. 代小冬,朱灿灿,王春义,秦娜,宋迎辉,代书桃,李君霞. 2020

[5]玉米抗旱性的QTL分析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黎裕,王天宇,石云素,宋艳春. 2004

[6]利用水稻选择育种群体定位抗旱QTL. 崔彦茹,张文银,徐建龙,黎志康. 2015

[7]小麦DH群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蔡岳,梁增浩. 2013

[8]水稻近等基因系中5个抗旱主效QTL的验证. 苏振喜,赵国珍,寇姝燕,刘慰华,朱振华,邹茜,世荣,陈于敏,袁平荣. 2012

[9]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邢俊连,陈思蓉,孙炳蕊. 2024

[10]云南不同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相关性状的分子辅助鉴定. 周国雁,伍少云. 2014

[11]数量性状定位及作物抗旱性分析研究进展. 黄清华,曹连莆,张新忠,黄天荣,吴新元. 2007

[12]水稻花培材料抗旱性及籼粳性分析. 孙海波,范俊山,邹美智,李艳萍,王景余,梁永书. 2008

[13]利用高代回交导入群体进行水稻耐盐碱鉴定与筛选. 孟丽君,林秀云,崔彦茹,陈凯,孙勇,朱苓华,徐建龙,黎志康. 2010

[14]利用籼稻资源中的“隐蔽有利基因”提高粳稻苗期耐冷性. 张帆,郝宪彬,高用明,华泽田,马秀芳,陈温福,徐正进,朱苓华,黎志康. 2007

[15]从回交导入群体中筛选耐盐和抗旱水稻植株. 李宏,崔彦茹,陈凯,周少川,徐建龙,黎志康. 2010

[16]回交导入后玉米农艺性状耐旱性改良效果的分析. 李争光,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曹连莆,王仙,邵红雨,韩登旭,李召锋. 2010

[17]玉米回交导入后代群体中耐旱种质的鉴定研究. 席章营,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李明顺,郝转芳,张德贵. 2009

[18]回交导入后代水稻种质有利基因的鉴定与筛选研究. 徐建龙,高用明,傅彬英,黎志康. 2005

[19]葡萄果实定位方法的实验研究. 贾艳婷,马本学,王运祥,杨杰,王静,周强. 2015

[20]品牌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徐振宝,孙芙,于雪恒,康雨亮,孙强.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