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法监测红茶发酵适度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飞

作者: 赵飞;马圣洲;吴琴燕;姚克兵;庄义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茶;发酵时间;色差测量;色素;发酵适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10 期

页码: 157-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生产中能否准确判断发酵适度直接关系到成茶的品质。利用色差法对红茶发酵过程中的叶色、汤色进行跟踪监控。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色度指标L、a、b及色差值ΔE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均存在明显变化。分析发酵过程中L、a、b及色差值ΔE值的变化规律,发现在发酵前期,ΔE值较小,发酵叶色度变化较慢;在发酵中期,ΔE值明显增大,发酵叶色度有了较大变化;然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ΔE值逐渐减小,至发酵后期ΔE值接近0,而发酵叶色度基本稳定不再变化,此时茶叶色素茶红素/茶黄素(TRs/TFs)值达到合理阈值,茶样感官审评得分较高。因此研究认为,在发酵过程中,当发酵叶色差ΔE值接近0时,即可判断为红茶发酵适度。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R/G/B直方图对比算法判别红茶发酵适度. 李莎莎,洪文娟,陈华才,董春旺,叶阳. 2016

[2]发酵时间对可可红茶品质的影响. 宋晓虹,李成仁,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叶创兴. 2010

[3]基于动态聚类分析的工夫红茶发酵过程品质成分变化与发酵适度判别的研究. 桂安辉,朱宏凯,何华锋,董春旺,高明珠,叶阳. 2016

[4]体外产气法研究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 李满双,薛树媛,王超,王莉梅,郭天龙,金海. 2015

[5]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李群华,徐雪,沈晓晖,徐建雄. 2020

[6]不同盐碱地紫花苜蓿及其青贮品质的研究. 卢强,孙林,撒多文,任志花,王志军,格根图,贾玉山. 2021

[7]辣木红茶加工工艺研究. . 2019

[8]紫薯馒头的加工工艺优化. 柯晓静,胡阿丽,杨磊,田益玲. 2019

[9]添加外源儿茶素制备高茶黄素红茶的工艺优化. 王雨鑫,刘学声,刘建军,周富裕,马友力,邓燕莉. 2020

[10]不同比例和发酵时间对燕麦、光叶紫花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王子苑,舒健虹,陈光吉,吉玉玉,王小利. 2024

[11]红象草绿汁发酵液微生物组成及其对菌糠发酵品质的影响. 陈鑫珠,李文杨,刘远,高承芳,张晓佩,翁伯琦. 2018

[12]野生银鲳消化道内潜在产酶益生菌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王建建,施兆鸿,高权新,彭士明. 2015

[13]发酵时间和乙二酸前体对小核盘菌生物除草剂致病力的影响. 许修宏,AKWatson,MPTeshler. 2005

[14]发酵时间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陈鑫珠,李文杨,刘远,高承芳,张晓佩,吴贤锋,翁伯琦. 2018

[15]不同水分和发酵时间对番茄渣和麦秸混贮效果的影响. 谢欣杰,郑伟华,李东健,李耀,李凤鸣. 2024

[16]发酵时间对小米面团加工特性及馒头风味的影响. 四兴学,赵巍,刘敬科,李红民,张爱霞,李朋亮,刘俊利,李少辉. 2022

[17]枯草芽孢杆菌B-903最佳发酵时间研究. 王瑞霞,张兆红,刘玉霞,刘红彦,李洪连,王泽云. 2005

[18]温度对菠萝叶渣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邓怡国,王金丽,孙伟生,焦静,郑勇,王刚. 2010

[19]玫瑰茄花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叶春勇,梁红,蒋行根,池广友. 2001

[20]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早期形态与色素变化及添加剂对其体色的影响. 陈超,吴雷明,李炎璐,宋振鑫,梁友,翟介明,王鲁,庞尊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