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光谱估算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莎

作者: 杨莎;王超;杨武德;冯美臣;刘婷婷;乔星星;李广信;张煊;徐菁;张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高光谱技术;光谱预处理;模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1637-1640,1645

摘要: 为实现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实时、动态监测,以晋南麦区169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SOM含量与高光谱,采用多种常规预处理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预处理光谱与SOM含量间的相关性,并选择光谱特征波长,构建基于光谱波长的SOM含量监测模型.结果表明,SOM含量与光谱反射率成反比;通过不同预处理方法与SOM含量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佳特征波长为580、567、571、560、535、672、673、674、678 nm,MSC+1st耦合多元逐步回归(MLR)构建的模型R2为0.74,RPD为1.52,模型精度最高,误差最小,更利于实现SOM含量的光谱监测.经比较分析,多种预处理方法相结合较单一预处理方法更有利于建立估测模型.

分类号: S153.621

  • 相关文献

[1]高光谱技术在作物叶绿素含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燕德,孙祥,杨信廷,张光伟. 2013

[2]多熟制稻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定位研究. 王胜佳,陈义,李实烨. 2002

[3]麦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监测. 王超,冯美臣,杨武德,李广信,赵佳佳,朱智慧. 2014

[4]新疆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监测. 王玉华,杨小霞,王克如,邹楠,杨文杰,侯慧杰,肖春华. 2016

[5]基于高光谱的番茄叶片斑潜蝇虫害检测. 李翠玲,姜凯,马伟,王秀,孟志军,赵学观,宋健. 2018

[6]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 郑顺林,周少猛,张琴,袁继超,胡建军. 2016

[7]基于BP神经网络对薇甘菊预处理方法的选取. 黄亦其,李婕,赵建晔,杨睿,李岩舟,孙中宇,乔曦. 2020

[8]高光谱技术检测农产品成熟度研究进展. 张义志,王瑞,张伟峰,卢晓华,高远,顾毓敏,王大彬. 2020

[9]基于冠层高光谱信息的水稻生长监测应用研究进展. 张晗,赵小敏,郭熙,张佳佳,叶春,叶英聪,欧阳真程,王芳东,李小毛. 2018

[10]基于内在品质参数的乌龙茶等级判别模型建立. 刘翠玲,秦冬,凌彩金,郜礼阳,周巧仪,孙晓荣,吴静珠,昝佳睿. 2023

[11]基于高光谱的工夫红茶发酵品质程度判别方法(英文). 杨崇山,董春旺,江用文,安霆,赵岩. 2021

[12]基于光谱理论的作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王磊,白由路. 2006

[13]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花椰菜农药残留检测. 沈兵兵,姚星伟,王怀文. 2022

[14]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研究. 崔霞,宋清洁,张瑶瑶,胥刚,孟宝平,高金龙. 2017

[15]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土全磷反演研究. 周鼎浩,薛利红,李颖,杨林章. 2014

[16]基于SPA和PLS的南疆绿洲区土壤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张楠楠,张晓,施明登,范泽华,王涛,白铁成. 2018

[17]寒富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的优化. 陈帅帅,张鹏,李江阔,张鹤. 2018

[18]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的绿茶无损鉴别方法研究. 李杰,李尚科,蒋立文,刘霞,丁胜华,李跑. 2020

[19]基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的鱼粉产地溯源方法研究. 李庆波,毕智棋,石冬冬. 2021

[20]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优化预处理方法的不同品牌燕麦无损鉴别分析. 李尚科,李跑,杜国荣,丁胜华,蒋立文,刘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