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整粒棉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倚帆

作者: 刘倚帆;王星凌;岳寿松;钱鑫;万发春;赵红波;刘晓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米曲霉;酵母菌;棉籽;发酵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20 期

页码: 50-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复合固态发酵对整粒棉籽霉变、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影响。利用米曲霉和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对整粒棉籽进行复合固态有氧发酵,然后在发酵第7、14 d测定发酵产物霉变比例、pH值、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和酵母菌复合固态有氧发酵整粒棉籽在发酵第7 d和第14 d有效降低棉籽霉变比例,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0%和50%。发酵第7 d发酵组和对照组pH值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第14 d发酵组pH值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发酵第7 d发酵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2%、5.6%和25.6%,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5%和8.14%。在发酵第7 d和第14 d检测对照组黄曲霉毒素含量高达340μg/kg和354μg/kg,而发酵组均未检出。由此可知,米曲霉和酵母菌复合固态有氧发酵整粒棉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通过降低霉变比例,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以及降低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从而达到保存饲料以及改善饲料品质的目的。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整粒菜籽的研究. 刘倚帆,王星凌,岳寿松,钱鑫,万发春,赵红波,刘晓牧. 2017

[2]米曲霉发酵提取甘薯中去氢表雄酮工艺优化. 陈蓬凤,邹浩峰,蔡芳,隋勇,施建斌,蔡沙,熊添,陈学玲,黄师荣,梅新. 2022

[3]混合发酵法制备龙须菜膳食纤维. 陈晓凤,杨贤庆,戚勃,李来好,陈胜军,郝淑贤. 2011

[4]扇贝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优质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谈佳玉. 2012

[5]香蕉格瓦斯饮料工艺研究. 孔凡利,邝瑞彬,盛鸥,邓贵明,刘后伟. 2017

[6]乳酸菌联合酿酒酵母发酵对龙须菜多糖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陈秉彦,林晓姿,李维新,杨超,何志刚. 2023

[7]酵母发酵法在分离提纯低聚异麦芽糖中应用的研究. 毕金峰,魏益民. 2005

[8]乳清酒发酵剂的优选. 吴宏,郭安民,刘成江. 2009

[9]酵母发酵法在分离提纯低聚异麦芽糖中应用的研究. 毕金峰,李春红,陈天金. 2004

[10]白酒窖泥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性研究. 王晓力,张茜,王春梅,朱新强,张怀山,汪晓斌,周学辉. 2013

[11]乳清酒发酵剂的优选. 吴宏,郭安民,刘成江. 2009

[12]乳清酒发酵剂的优选. 吴宏,郭安民,刘成江. 2009

[13]响应面法优化米曲霉发酵液嫩化香菇柄工艺. 魏书信,王安建,朱广成,高帅平,李顺峰,田广瑞. 2016

[14]剁椒坯盐水酱油的发酵工艺研究. 李明浩,胡璇,庞立,夏延斌. 2011

[15]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米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液体发酵培养基. 王青艳,刘演景,申乃坤,陈桂光,梁智群. 2012

[16]pH值及乳酸菌对米曲霉固态制曲过程的影响. 徐高丹,蒋予箭,于佳清. 2011

[17]大豆异黄酮糖苷酶产生菌培养条件优化及转化. 王振丽,李莉,李剑梅,高群,于艳敏. 2006

[18]米曲霉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及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傅力,章运,涂振东,叶凯. 2009

[19]米曲霉0-8固态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发酵产物对肉仔鸡日粮养分消化的影响. 马剑青,郭艳丽,张铁鹰. 2017

[20]多菌种混合发酵提高酱油品质的研究. 杨钦阶,刘志伟,熊瑞权,黄修杰,黄丽芸.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