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相伦

作者: 张相伦;张正;李俊玲;杨赵军;盛清凯;刘晓牧;赵国朵;赵红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花生秧;混合青贮;菌剂;压实密度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4 期

页码: 2633-26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2部分,试验1研究混合比例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5个混合比例(4∶0、3∶1、2∶2、1∶3、0∶4)进行混合,每个比例下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喷洒无菌生理盐水)、植物乳杆菌组(LP组,喷洒1×106 CFU/g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EF组,喷洒1×106 CFU/g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LP+EF组,喷洒5×105 CFU/g植物乳杆菌+5×105 CFU/g粪肠球菌),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2研究压实密度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3∶1比例混合后,按不同压实密度(300、450、600 kg/m3)进行发酵,每个压实密度下设4个组(同试验1),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1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秧比例的提高,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F和LP+EF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EF组的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2)混合比例对乳酸菌和霉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和LP+EF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LP+EF组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混合比例为2∶2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混合比例为3∶1和2∶2组的赭曲霉毒素含量显著低于混合比例为4∶0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4)混合比例为2∶2组的pH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混合比例为3∶1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混合比例为2∶2组(P<0.05),混合比例为3∶1组的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混合比例为3∶1组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混合比例为4∶0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组的pH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EF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结果表明:1)压实密度为600 kg/m3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压实密度的增加,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EF组的有机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LP+EF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2)压实密度对乳酸菌和霉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LP和LP+EF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LP、EF和LP+EF组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压实密度为450和600 kg/m3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4)压实密度对pH无显著影响(P>0.05).压实密度为600 kg/m3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P<0.05),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的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推荐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的适宜混合比例为3∶1,菌剂为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联合添加,压实密度为450~600 kg/m3.

分类号: S816.5+3

  • 相关文献

[1]花生秧、全株玉米不同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王思伟,李魁英,张海娜,李元迎,石少轻,王昆. 2019

[2]不同纤维源日粮对肉鹅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张丽微,赵辉,李喆,杨桂芹. 2011

[3]玉米秸秆和花生秧对肉鹅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赵伟,赵辉,边宇航,杨桂芹. 2011

[4]酶和乳酸菌对多年生黑麦草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王应芬,李龙兴,张明均,吴佳海. 2017

[5]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料的发酵特性及其乳酸菌分离鉴定. 任海伟,赵拓,李金平,李雪雁,李志忠,徐娜,王永刚,喻春来,高晓航. 2015

[6]玉米秸秆和菊芋秸秆混合青贮的研究. 刘海燕,王秀飞,王彦靖,黄枭,李权,刘鹏. 2017

[7]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对鲜毛豆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郑开之,屠炳江,吴建良,单慧丽,郭良勇,殷雨洋,褚旭峰,蒋永清. 2021

[8]向日葵秸秆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在羔羊育肥上的应用研究. 刘敏,王霞,刘琳,杨东,陈秋菊,裴雪,高民. 2017

[9]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的混贮品质及乳酸菌多样性研究. 任海伟,赵拓,李金平,李雪雁,徐娜,王永刚,王晓力,高晓航. 2016

[10]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玉柱,邓波,于艳冬,孙启忠,王英哲. 2010

[11]玉米秸秆与豆腐渣混合青贮品质评价. 李俊,郭慧慧,张变英,赵鹏,郭宏宇,温永亮. 2018

[12]苜蓿与玉米秸秆不同混合比例青贮效果研究. 董志国. 2016

[13]苎麻与水稻/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用价值评价. 陈继康,董国云,喻春明,陈平,高钢,陈坤梅,王晓飞,朱爱国. 2020

[14]象草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 庄益芬,廖惠珍,陈鑫珠,陈梅芳,洪志勇. 2012

[15]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主要技术环节. 袁锡寿. 2004

[16]花生化控新产品-三烯. 林澄菲. 1999

[17]微生物菌剂处理全株玉米青贮及花生秧添加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司雪萌,张振威,王彦芦,王炜康,莫放,杨红建,丁强,杨军香. 2018

[18]吉林省花生秧与花生壳的体外发酵特性. 郑琳,魏炳栋,张立春,何中国,于维,赵岭乐,王欣. 2019

[19]河南省花生秧利用现状及提高其饲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王琳燚,李绍钰,马慧慧,邓文. 2019

[20]花生秧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5~8周龄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惠影,郭保地,何大乾,龚绍明,刘毅,李光全,徐琪,陈国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