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培峰

作者: 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董明辉

作者机构: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熟市古里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熟市古里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熟市古里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大穗型杂交粳稻;灌溉方式;施氮量;枝梗与颖花形成;籽粒结实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604-16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处理大穗型杂交粳稻穗粒数形成和籽粒充实的差异,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38为材料,设置灌溉方式(W0:浅水层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研究其对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颖花形成及籽粒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总枝梗与颖花形成均有显著影响。与W0相比,W1显著增加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退化数和现存数;3种氮肥水平下,N2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枝梗与颖花形成的影响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一次枝梗和颖花以及上部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在W1和N2条件下显著增加了中、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数并减少退化数,促进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强势粒千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中势粒和弱势粒的千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其中W1显著高于W0,N2显著高于N1和N3。在轻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N2有利于二次枝梗和颖花的形成,提高穗粒数的同时增加了籽粒粒重和充实度,从而提高了产量。本研究结果为大穗型杂交粳超高产栽培的养分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麦秸还田与氮肥互作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 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韩立宇,乔中英. 2015

[2]肥、水、菌对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综合效应. 康霄文,彭绍裘,邹汉玄,杨先跃,万国安. 1993

[3]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鸿,朱从桦,李其勇,李星月,郭展,郑家国,李旭毅. 2017

[4]机插方式对杂交粳稻碳氮调节与颖花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 2017

[5]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粳稻籽粒结实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顾俊荣,季红娟,韩立宇,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 2015

[6]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花粉活力及籽粒结实的影响. 汤日圣,郑建初,张大栋,金之庆,陈留根,黄益洪,石春林,葛道阔. 2006

[7]苜蓿制种灌水方式探讨. 孟季蒙,张震,尹君亮. 2012

[8]三种灌溉方式对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丽. 2014

[9]不同灌溉方式对花生的效果研究. 冯良山,杨光,侯志研,惠成章,李开宇,李辉. 2006

[10]灌溉方式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邓少虹,梁燕菲,李伏生. 2012

[11]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生理效应研究. 郑志明,王兆骞,倪文. 1992

[12]不同灌溉方式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柴仲平,梁智,王雪梅,贾宏涛. 2008

[13]肥料类型及灌溉方式对生长介质中养分淋洗和介质化学特性的影响. 张锁峰,任志强,孙景桐,关超. 2007

[14]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东北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周婵婵, 黄元财, 贾宝艳, 王岩, 李瑞峰, 王术, 冯跃, Fugen Dou. 2019

[15]秸秆还田下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雪涵,王麒,曾宪楠,宋秋来,孙健. 2019

[16]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水分生理的影响. 吴燕,梁银丽. 2017

[17]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18]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 水分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赵付江,赵巍,谢松青,杨振立,郭进,郝桂琴,杜婧辉,尹庆珍. 2018

[19]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影响. 冀保毅,程琴,卫云飞,李跃伟,张会芳,吴寅. 2017

[20]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朱徐燕,黄锡志,冯帆,朱建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