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雅洁

作者: 于雅洁;曹鹏辉;宋云生;陈飞;乔中英;董明辉;朱勇良;谢裕林;袁彩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瘟病;PARMS技术;抗性基因;抗病育种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769-7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作用,利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ARMS)检测技术,检测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培育的799份高世代稳定试验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并结合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分析基因型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99份供试水稻品种中,以抗性基因Pib的分布频率最高,抗性基因Pita的分布频率也相对较高,抗性基因Pi2分布频率较低,多数材料携带2个抗性基因;在抗性基因组合中,Pita+Pib组合检出率较高,为44.81%(358/799)。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当供试材料中只存在单一抗病基因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33.60%(86/256),当供试材料中存在复合基因型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61.02%(299/490),表明抗性基因共存可以有效增强植株对稻瘟病的抗性。本研究结果为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分类号: S435.111.41

  • 相关文献

[1]基于PARMS技术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及其在江苏太湖稻区的应用. 宋云生,曹鹏辉,于雅洁,乔中英,朱勇良,谢裕林,袁彩勇,董明辉. 2023

[2]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 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韩龙萍,范洁茹,王保通,周益林. 2018

[3]2009~2010年度陕、甘、川三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监测. 高洁,段霞瑜,周益林. 2010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陈建松,周炼,张师睿,杨武,秦碧霞,赵均良. 2023

[5]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 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韩龙萍,范洁茹,王保通,周益林. 2018

[6]利用天蓝偃麦草抗性基因选育小麦新品种. 杨亚凡,侯有良,贾海瑜. 1992

[7]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研究现状及抗病育种. 李洪亮,柴永山,孙玉友,高春艳,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 2016

[8]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陈能刚,陈惠查,阮仁超,游俊梅. 2010

[9]三系杂交水稻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曾列先,陈志强. 2009

[10]Pi-ta、Pi-b基因在江苏粳稻穗颈瘟抗性育种中的价值分析. 王军,杨杰,杨金欢,范方军,朱金燕,陈志德,仲维功. 2012

[11]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与思考. 谢华安. 2020

[12]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中科盐8号. 宛柏杰,张梦龙,岳红亮,刘凯,赵绍路,朱静雯,代金英,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孙明法. 2022

[13]农杆菌介导将抗真菌r―硫勤蛋白Rs―afp1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姚方印,李中华. 2002

[14]四川省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 程开禄,罗庆明,潘学贤,刘兴义. 2001

[15]水稻稻瘟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何秀英,廖耀平,陈钊明,程永盛,陈粤汉. 2011

[16]一个粳稻来源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彬,邓元宝,颜学海,杨阳,刘彭强,杜勇,谢培,王德正,邓其明. 2014

[17]抗稻瘟病Pi2/9/z-t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华丽霞,汪文娟,陈深,汪聪颖,曾烈先,杨健源,朱小源,苏菁. 2015

[18]辽星系列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与抗性分析. 潘争艳,邱福林,吕桂兰,马秀芳,王艳华,高虹,李小婉,李睿. 2017

[19]辽宁省粳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潘争艳,邱福林,吕桂兰,马秀芳,商文奇,白元俊,徐正进. 2019

[20]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的穗颈瘟抗性. 刘艳,王宝祥,杨波,陈庭木,邢运高,孙志广,徐波,迟铭,卢百关,李健,刘金波,方兆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