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VIGS技术研究棉花GhPPO1基因的抗虫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慧

作者: 程慧;张帅;雒珺瑜;荣伟;崔金杰;王登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多酚氧化酶基因(PPO);抗虫性;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7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722-7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一类含铜的氧化还原酶,能够抵御植食性昆虫或病原菌的危害。为了研究棉花(Gossypium arboretum)中PPO1基因的抗虫作用,本研究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构建基因沉默重组载体pTRV2-GhPPO1,转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GV3101,并侵染子叶展平的棉花植株;通过qRT-PCR检测沉默效果,并用获得的棉花植株饲喂二龄初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对沉默后棉花植株的抗虫性及GhPPO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体系成功抑制了棉花GhPPO1的表达,沉默后GhPPO1基因相对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空载体pTRV0)表达量的20%(P<0.05)。与饲喂正常棉花叶片的棉铃虫相比,饲喂GhPPO1基因沉默后棉花叶片的棉铃虫72 h后,体重增加86%,表明GhPPO1是棉花抗虫物质中的一类防御机制基因。棉铃虫直接诱导18、72 h的叶片中GhPPO1的表达量高于间接诱导叶片,证明沉默该基因后,消弱了棉花植株直接防御的能力,致使棉铃虫增重效果显著。由此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棉花直接防御反应。本研究对于GhPPO1在棉花防御植食性昆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棉铃虫与棉花诱导防御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菊芋HtMYB2基因VIGS体系构建与功能验证. 王莹,李娟,孙雪梅. 2024

[2]转双价抗虫基因棉花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徐泽俊,聂以春,张献龙,郭小平,吴家和. 2011

[3]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4]棉花种间杂交抗棉铃虫资源选育. 苗春生,潘河山,王志龙,姜保功,杨雪梅,张欣雪,何鉴星. 1999

[5]高产广适国审棉花新品种冀丰103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赵红霞,朱继杰,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荆玲玲. 2021

[6]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新种质的创制.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刘圆,罗晓丽. 2020

[7]棉花新品种(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量化评估. 柏立新,束春娥,张龙娃,肖留斌,宋锦花,蒋小平. 2004

[8]常规棉花种质抗红铃虫性评价方法. 孙以文,孙洪武,柏立新,曹赤阳,束春娥. 2005

[9]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 林凤敏,陆宴辉,刘勇,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2010

[10]棉花叶片性状(厚度和油点密度)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吴敌,陆宴辉,张永军,王沫,吴孔明,郭予元. 2010

[11]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吴敌,陆宴辉,张永军,王沫,吴孔明. 2011

[12]棉花叶片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雒珺瑜,崔金杰,辛惠江. 2012

[13]中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9712. 张学贤,郭立平,戚廷香,吴建勇,唐会妮,王海林,乔秀琴,张梦,邢朝柱. 2023

[14]转基因抗虫棉中生棉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周婷,杨椰珺,徐江淋,浦元春,王永强,孙国清. 2024

[15]机采棉品种冀棉29. 郭宝生,赵存鹏,刘素恩,李丹,王凯辉,王兆晓,路洋,耿军义. 2022

[16]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吴敌,陆宴辉,王沫,张永军,吴孔明. 2010

[17]棉花川棉109多抗病虫性的评价. 王朝生,柴友荣,付一中,陈素彬. 2000

[18]2016-2020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分析. 姜义平,许乃银,谭永安,赵静,柏立新,肖留斌. 2021

[19]棉花中5-羟色胺含量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佩瑶,滕东,吕贝贝,张航,张永军. 2021

[20]抗虫棉新品系对棉铃虫抗性水平的综合量化评估. 柏立新,陈志石,肖留斌,刘艳青,束春娥,宋锦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