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花生微核心种质含油量及脂肪酸分析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建伟

作者: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雷永;王圣玉;廖伯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花生微核心种质;含油量;脂肪酸;鉴定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0 年 11 卷 05 期

页码: 555-5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为材料,系统分析测试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含油量平均为51.67%,变异范围49.16%~55.44%,珍珠豆型资源的含油量高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种质1份。在主要脂肪酸中,棕榈酸平均含量10.74%,变异范围7.9%~13.5%;硬脂酸2.85%,变异范围1.8%~3.9%;油酸46.36%,变异范围37.0%~64.7%;亚油酸32.86%,变异范围18.0%~40.4%;饱和脂肪酸含量19.21%,变异范围15.2%~22.1%。普通型花生的油酸含量高于其他类型,而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低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酸种质4份,低棕榈酸种质19份,低饱和脂肪酸种质7份。通过脂肪酸组成的分析,高油酸种质和低饱和脂肪酸种质均同时具备低棕榈酸的优良特性。SSR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根据5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绘制了20份资源的分子指纹图谱,为这些优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紫苏种子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商志伟,赵云,沈奇,王仙萍,徐静,杨森,田世刚,温贺. 2017

[2]黑、白芝麻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贾斌,王允,尹海燕,尚兵,潘向磊,王会锋,李淑芳,刘冬梅,魏红,冯书惠,刘继红. 2020

[3]紫苏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沈奇,王仙萍,杨森,商志伟,杜才富. 2019

[4]花生含油量、脂肪酸含量、油亚比和碘值的广义遗传力分析. 王传堂,杜祖波,李卫青,李秋,王志伟,胡东青,杨同荣,唐月异,王秀贞,吴琪. 2019

[5]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高建芹,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7

[6]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郭建斌,李威涛,丁膺宾,徐思亮,淮东欣,刘念,陈伟刚,黄莉,罗怀勇,周小静,雷永,姜慧芳. 2020

[7]高油酸花生品种脂肪及脂肪酸积累动态分析. 高伟,吕登宇,苗利娟,石磊,黄冰艳,张毛宁,房元瑾,王娟,齐飞艳,董文召,张新友. 2023

[8]高油酸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动态变化分析. 苏俏,杨永庆,李玉荣,程增书,宋亚辉,金欣欣,王瑾. 2023

[9]橡胶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尹桂豪,曹建华,张世瑞. 2009

[10]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脂肪酸和提高植物含油量的研究进展. 夏晗,王兴军,李孟军,肖寒. 2010

[11]青海红花资源研究. 田正科,李秀萍,安风云,杜德志,侯玉兰. 1993

[12]不同花生品种白藜芦醇含量鉴定评价. 陈海文,徐思亮,郭建斌,陈伟刚,罗怀勇,刘念,黄莉,周小静,吴贝,姜成红,任小平,姜慧芳. 2021

[13]通过条件QTL定位分析油菜不同脂肪酸组分对含油量性状的影响. 王继变,陈洪成,陈玉波,张晓玉,徐海明,赵坚义. 2013

[14]向日葵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 奉斌,魏忠芬,伍林涛,李慧林,杨胜先. 2015

[15]甘蓝型油菜不同含油量品系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积累差异性研究. 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严国红,孙明法,周汝琴. 2017

[16]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程尚明,张瑞茂,赵继献,王华,陈大伦. 2000

[17]两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差值QTL分析. 李超,李波,曲存民,阎星颖,付福友,刘列钊,谌利,李加纳. 2011

[18]NIRS与NMR测定油菜籽含油量的比较. 郑治洪,陈雪妮. 2004

[19]脂肪自动测定仪法与国标法测定油菜籽含油量的比较研究. 张品,朱文秀,张宁洁,赵云. 2011

[20]油菜籽含油量的遗传及杂种优势. 王通强.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