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龙彪

作者: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钟代彬;钱前;应存山;石春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数量性状位点;农艺性状;互作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3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水稻汕优 6 3(珍汕 97×明恢 6 3)重组自交系群体 2 41个株系 ,对株高、生育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等 9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年度间的QTL定位和比较。结果表明 ,9个性状的表现型在两年均为连续分布 ,且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双向超亲遗传类型。两年共检测到 6 4个QTL ,分布于水稻除第 4染色体外的其余 11条染色体 ,其中 1999年检测到 45个 ,2 0 0 0年检测到 35个 ,两年相同的QTL共 16个。 2 0 0 0年检测到的QTL贡献率介于 2 83%~ 14 99%,且大多低于 1999年。不同环境可以影响QTL的表达 ,但表达差异并不全是QTL×环境 (QE)互作结果 ,也可能是由于该性状的遗传力偏低、QTL本身效应偏低或QE互作等原因共同造成的。另外 ,检测到 8个显著的QE互作 ,但其互作效应明显低于对应的QTL效应。

分类号: S511.03

  • 相关文献

[1]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糙米率QTL定位分析. 叶生鑫,刘颖,彭强,张大双,吴健强. 2016

[2]应用RFLP图谱定位分析稻米粒形的QTL.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2

[3]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籼粳分化度的QTL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0

[4]稻米食味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吴长明,孙传清,王象坤,李自超,付秀林,张强. 2003

[5]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糙米籽粒大小QTL定位. 彭强,徐海峰,宫彦龙,吴娴,吴朝昕,吴健强,朱速松. 2023

[6]粳稻02428突变体RIL孕穗期耐冷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的遗传分析. 谢勇武,曾亚文,谭属琼. 2018

[7]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郭龙彪,罗利军,钟代斌,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 2001

[8]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2016

[9]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黄大辉,邱永福,张月雄,刘芳,马增凤,刘驰,李容柏. 2014

[10]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石春海. 2002

[11]水稻汕优63重组自交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和互作分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王一平,梅捍卫,钟代彬,应存山,石春海. 2002

[12]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及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2

[13]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2008

[14]栽培种花生出仁率QTL定位分析. 张胜忠,胡晓辉,杨珍,徐胜,郭进涛,侯刚,张智猛,苗华荣,陈静. 2020

[15]利用双向导入系和重组自交系解析水稻加工品质的遗传基础. 周海平,周慧,马国华,王成豹,张永鑫,徐秀如,邱先进,徐建龙. 2022

[16]多个环境下小麦千粒重QTL定位的稳定性分析. 王瑞霞[1,张秀英,吴科,钱兆国,闫长生. 2012

[17]栽培种花生含油量QTL定位与上位性互作分析. 张胜忠,胡晓辉,苗华荣,杨伟强,崔凤高,邱俊兰,陈四龙,张建成,陈静. 2021

[18]甜高粱生物燃料相关特性研究进展. 王荣华,李红侠,张文彬,刘乃新. 2017

[19]机采棉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 喻树迅,范术丽,庞朝友. 2012

[20]大麦赤霉病鉴定方法与抗性评价. 李雷,杨建明,朱靖环,汪军妹,贾巧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