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对灌浆期控水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蒲胜海

作者: 蒲胜海;王则玉;丁峰;王彩风;刘小利;马晓鹏;王涛;彭银双;李韵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分调控;水稻灌浆期;生理生化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2 年 59 卷 009 期

页码: 2091-21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稻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对灌浆期控水的响应,为干旱区水稻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田间持水率(θs)为参考,水稻灌浆期设置90%θs(W1)、80%θs(W2)和70%θs(W3)的3种不同灌水控制下限,以常规淹灌为对照(CK),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的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根系活力、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浆期控水会导致水稻的光合作用减弱,与对照(CK)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下降15.12%~72.38%、25.32%~67.59%、5.93%~24.34%和29.62%~62.61%.灌浆期控水可增强水稻抗氧化系统酶活性,W3的SOD、CAT和POD均最高,比CK依次高出77.78%、24.64%和14.24%.在灌浆期,控水下限越低,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越高,可溶性蛋白越低;W3的可溶性糖含量是其他处理的1.35~2.32倍,CK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出控水处理6.72%~25.24%.CK最高产量为8222.12 kg/hm2,比W1、W2、W3增产16.37%~59.96%.与CK相比,控水处理耗水量下降56.06%~61.6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8.65%~48.79%.[结论]膜下滴灌水稻灌浆期控水对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稻米品质影响负显著,不宜控水,灌浆期灌水上下限分别设为5和10 cm水层,可保证水稻优质高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分调控对麦茬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申孝军,孙景生,张寄阳,高阳,王景雷,刘浩. 2014

[2]水分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滴灌水稻生长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强,吕廷波,马晓鹏,王东旺,白蒙,王泽林,牛靖冉. 2020

[3]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水稻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徐强,吕廷波,马晓鹏,莫彦,白蒙,张波,乔翔,马志龙. 2020

[4]控水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艳,孙文涛,隽英华. 2018

[5]不同水分条件下菌肥施用对陇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芮,温文,董博,高彦婷,张海粟,陈志丕. 2023

[6]不同水分条件下菌肥施用对陇椒形态特征的影响. 温文,张芮,董博,张海粟,陈志丕,杜晓霞. 2023

[7]水分调控对水稻根际土壤及产量的影响. 刘艳,孙文涛,宫亮,蔡广兴. 2014

[8]不同生态条件下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气象因子研究. 杨占烈,余显权,黄宗洪,姜萍. 2006

[9]栽培模式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汪柯,程凯凯,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 2016

[10]冬季覆盖作物对南方稻田水稻生理生化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汤文光,肖小平,罗尊长,杨光立,张帆. 2010

[11]施氮与抽穗后干旱胁迫对谷子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牛佳红,于肖,陈二影,秦岭,刘振宇,杨延兵,黎飞飞,管延安. 2023

[12]青海东部旱区旱农田匮乏型补灌的水分调控及其技术体系研究. 缪祥辉,王燕钧. 2004

[13]水分调控对材料钝化重金属效果的影响. 徐磊,蓝文翀,张娜,刘冰冰,祝振球,陶志慧,周静. 2017

[14]戈壁荒漠区基质槽培辣椒耗水特征及产量品质对水分调控的响应. 马彦霞,王晓巍,张玉鑫,蒯佳琳,康恩祥,张俊峰,陈静茹. 2021

[15]水分调控对烟叶钾及钙、镁含量的影响. 董建新,梁洪波,元建,李念胜. 2006

[16]桂西北新建柑桔园土壤水土流失、水分变化及其水分调控分析. 石雪晖,肖润林,蒙平,邓明华. 2004

[17]营养运筹对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周先艳,李进学,朱春华,杨雪,沈正松,岳建强. 2014

[18]半干旱退化山区灌草立体配置与水分调控研究. 张源润,赵庆丰,蔡进军,董立国,王月玲,季波. 2007

[19]水分调控下绿肥种植和石灰施用对双季稻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唐志伟,朱相成,张俊,邓艾兴,张卫建. 2024

[20]水分调控对冬小麦根系与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王汉芳,吕凤荣.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