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E-GC-MS联用法分析栀子红茶香气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丽霞
作者: 李丽霞;罗学平;敬廷桃;赵先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栀子红茶;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7 期
页码: 302-3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取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方法对栀子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栀子红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共从栀子红茶中检测出93种香气成分,其中主要香气贡献成分包括醇类、酯类、其他类、酸类和醛类化合物,其中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六氢茴香素、苯乙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苯甲酸甲酯、棕榈酸、芳樟醇氧化物Ⅳ、茉莉酮内酯、环丁甲酸己酯、芳樟醇氧化物Ⅰ、顺-3-己烯醇丁酸酯、反-异丁子香酚、苯甲醇、苯乙醛、α-法呢烯和柠檬醛等18种化合物是香气成分的主体物质,同时检出在对照茶坯中未检出的43种香气成分。六氢茴香素、苯甲酸甲酯、茉莉酮内酯、环丁甲酸己酯、反-异丁子香酚和α-法呢烯6种含量相对较高的成分可能是栀子红茶具有浓郁栀子花香的特殊成分。
分类号: O657.63`TS272.52
- 相关文献
[1]云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张金渝,王元忠,赵振玲,杨美权,杨维泽,张智慧,金航. 2010
[2]不同蜜源蜂蜜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任佳淼,赵亚周,田文礼,彭文君. 2016
[3]干燥工艺对马齿苋活性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董静,邢锦城,洪立洲,刘冲,朱小梅,赵宝泉,温祝桂,贺亭亭,赵小慧. 2021
[4]肯尼亚红碎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冯林,刘学,杨坚,潘科. 2012
[5]茉莉红茶特征风味成分研究. 刘晓港,陈梅春,朱育菁,张海峰,刘波. 2017
[6]肯尼亚红碎茶与中国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冯林,陈贤民,沈强,杨坚,潘科. 2012
[7]中国功夫红茶研究进展. 冯林,沈强,何萍,潘科. 2012
[8]不同品种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及香气组分分析.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涂仕华. 2014
[9]基于SPME/GC-MS联合分析毛尖茶的香气成分. 张小琴,沈强,郑文佳,甘正刚. 2017
[10]三个贵州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冯林,刘学,杨坚,潘科. 2012
[11]肯尼亚红碎茶与滇红工夫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陈贤明,冯林,沈强,刘学,潘科,杨坚. 2012
[12]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13]神湾菠萝夏季果与秋季果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 刘传和,刘岩,易干军,张桂平,钟云,姜波,骆敏华. 2009
[14]不同成熟度赣南“纽荷尔”脐橙香气成分和主要品质指标分析. 孙莹,陈世珍,朱丽琴,吴国平,陈于陇. 2015
[15]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及分析. 赵峰,张雪丹,祝恩元,孟庆峰,王淑贞. 2010
[16]剁椒坯盐水酱油与普通酱油香气特征比较分析. 李明浩,胡璇,夏延斌. 2011
[17]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卵叶韭香气成分. 郭凤领,吴金平,矫振彪,陈磊夫,邱正明. 2017
[18]高丛越橘“喜来”果实发育进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 魏海蓉,孙阳,李国田,张力思,艾呈祥. 2009
[19]湖北优良茶树品系绿茶香气成分分析. 马林龙,刘艳丽,曹丹,龚自明,刘盼盼,金孝芳. 2019
[20]花香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香气变化研究. 曹冰冰,梁敏敏,傅冬和.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李丽霞;王震;夏明聪;胡锐;牛亚斌;王秋云;邢彩云
关键词:阿维·噻唑膦;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
-
小型农田原状土样采集机器人系统研发与测试
作者:闫全涛;李丽霞;邱权;丛岳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农田;原状土样;取土器
-
吲哚诱导对茶树抗茶小绿叶蝉的影响
作者:吕晓彤;周孝森;邹佳婷;辛肇军;蔡晓明;罗学平;蔡红兵;边磊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吲哚;诱导防御;取食行为;抗性;挥发物
-
从单位内部审计角度谈财会监督
作者:王京京;李丽霞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监督;财会监督;方法和建议
-
棕榈油基可降解包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庞敏晖;董淑祺;邹国元;李鸿雁;梁丽娜;郭旋;李丽霞
关键词:棕榈油;聚氨酯;生物降解;控释肥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策略与实践
作者:罗学平;亓炜伟;寇芯;敬廷桃;先元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培训;策略
-
浅析攀援植物在南方地区园林中的应用
作者:丁志祥;敬廷桃
关键词:攀援植物;常见类型;园林应用;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