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套花生产量形成期固氮酶和保护酶活性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峰

作者: 郭峰;万书波;王才斌;吴正锋;郑亚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套种;根;叶;酶活性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07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309-3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小麦品种烟农23号"和花生品种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花生产量形成期套种和清种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及SOD、POD、CAT活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麦套和清种花生单株根瘤重量和固氮酶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结荚末期和结荚中期;前者固N能力明显高于后者.(2)花生根系中SOD、POD、CAT活性基本上均是先增后降趋势,但麦套花生后期下降速率明显缓于清种花生;叶片中SOD、POD、CAT活性变化规律性明显不及根系,后期麦套花生SOD、CAT活性高于清种花生,POD则相反.(3)麦套花生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较高,而清种花生后期下降较快;麦套花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高峰约出现在结荚中期,清种花生整个结荚期呈下降态势,两者进入饱果期后均趋于稳定.可见麦套花生生育后期根系衰老速率明显迟于清种花生.

分类号: S512.1`S565.2

  • 相关文献

[1]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根和叶mtDNA的提取. 朱彦涛,徐虹,胡选萍,冯塔,郭蔼光,李殿荣. 2010

[2]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邹锋康,王秋红,周建朝,丁广洲. 2018

[3]马铃薯根和叶空间分布的品种间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邓英毅,岩间和人,实山丰. 2012

[4]水稻6个特异或优势基因的表达模式. 邵琨,栾蝶,余礼,马浩力,赵洁. 2021

[5]中棉所47及其亲本苗期根和叶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赵云雷,喻树迅,张献龙,郭立平,苗成朵. 2005

[6]不同辣椒栽培种的根和叶在水涝胁迫下显微结构的变化. 邓力喜,欧立军. 2016

[7]人参根、茎、叶蛋白质含量差异分析. 李舒欣,张秀莲,赵卉,许世泉. 2019

[8]芜菁不同生长期硫代葡萄糖苷的变化. 赵学志,何洪巨,刘庞源,王文琪,宋曙辉. 2018

[9]不同生态条件下盐地碱蓬形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孔令安,郭洪海,董晓霞,李法曾. 2000

[10]花生叶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和部分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蔡铁城,张冲,邓烨,熊发前,唐荣华,周双彪,庄伟建. 2014

[11]石漠化地区核桃套种不同作物的养地效果. 曾成城,秦芳,苏利荣,李琴,苏天明,何铁光,俞月凤,韦爱娜,韦楠,蒙元清. 2021

[12]核桃不同套种模式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曾成城,秦芳,苏利荣,李琴,苏天明,何铁光,俞月凤,黄嘉诚,谢代祖. 2021

[13]幼龄茶园套种广金钱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石兰,邓盈,石瑞敏,黎永斌,宁明岸,谢晓玲,陈永斌,陈颖慧,黄英晴,江智艺,廖珍承,蒲琦. 2023

[14]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含量影响因素. 张俊,郜海燕,葛林梅,房祥军,邵敏,杨颖. 2009

[15]紫外照射对采后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张俊,葛林梅,房祥军,邵敏,郜海燕. 2009

[16]紫外照射对采后花生根中自藜芦醇的影响. 张俊,葛林梅,房祥军,邵敏,郜海燕. 2009

[17]桂林市木薯套种花生试验初报. 范大泳,秦丽萍,石志斯,邓春恒,侯丽英,张承发. 2013

[18]紫玉淮山套种花生、籽用西瓜栽培模式试验初报. 卢发仕,韦小梅,张晓程,张超素. 2017

[19]不同套种模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 董志强,郑孟静,吕丽华,张经廷,申海平,姚艳荣,张丽华,贾秀领. 2020

[20]林间套播条件下花生品种经济性状的变异性和聚类分析. 于伯成,刘恒德,张智猛,李荣莲,肖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