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国靖

作者: 陈国靖;蔡进军;马璠;许浩;董立国;韩新生;李生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结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研究

ISSN: 1005-3409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49-53+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基础单元结构,是研究土壤结构、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下的水稳性团聚体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林草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差异。结果表明:(1)混交林地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MWD,GMD,D值较山杏、山桃、沙棘等纯林大,说明混交林地土壤的结构最好,抗侵蚀能力最强;撂荒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各指标值最小,土壤结构最差,抗侵蚀能力最差。(2)>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林地大于撂荒地,上层土壤大于下层土壤,说明林地土壤结构较撂荒地稳定,上层土壤结构较下层稳定。(3)土壤分形维数D值苜蓿地大于林地,苜蓿地土壤受到人为因素后恢复年限短,土壤颗粒分散,土壤稳定性差。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特别是混交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比苜蓿地和撂荒地好,对研究区土壤结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分类号: S152

  • 相关文献

[1]咸水沟灌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毕言鹏,郑春莲,党红凯,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王赫,张俊鹏. 2022

[2]咸水灌溉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吴雨晴,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李全起,李树宁,张俊鹏. 2021

[3]无害化污泥与钼尾矿配施对沙化潮土土壤质量的影响. 刘晓,黄林,郭康莉,张雪凌,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 2016

[4]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韩新生,马璠,郭永忠,蔡进军,温淑红. 2018

[5]黄绿木霉T1010定殖动态及其对日光温室耕层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 陈建爱,祝文婷,李润芳,杨焕明,陈为京. 2011

[6]植物源有机肥对黄桃产量、品质及桃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徐四新,董雪,毛瑷璇,王海,何玮杰,沈寒. 2022

[7]菌根对滇池流域玉米//大豆间作红壤磷素迁移削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丽,杨继宇,贾广军,宁东卫,夏运生. 2015

[8]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田慎重,王瑜,李娜,宁堂原,王丙文,赵红香,李增嘉. 2013

[9]大豆对耕层土壤一些理化性状的影响. 迟凤琴. 1992

[10]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徐四新,严谨,诸海焘,蔡树美,张德闪,金海洋. 2024

[11]宁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王月玲,王思成,马璠,许浩,董立国,蔡进军,韩新生. 2018

[12]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坡位退耕还林还草地土壤养分的变异规律. 徐志友,余峰,高红军,蔡进军. 2010

[13]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群落根系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 万海霞,马璠,许浩,韩新生,王月玲,郭永忠,蔡进军. 2019

[14]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景观功能评价. 段媛媛,何俊皓,李涛,卜崇峰,郝文芳. 2018

[15]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优势及其机理. 许浩,蔡进军,董立国,韩新生,王月玲,郭永忠. 2021

[16]宁南黄土丘陵区山桃树干液流速率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温淑红,韩新生,蔡进军,许浩,马璠,万海霞. 2020

[17]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 万海霞,蔡进军,郭永忠,马璠,许浩,韩新生,王月玲,董立国. 2020

[18]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 马爱平,靖华,亢秀丽,王裕智,王会荣. 2014

[19]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分析. 董立国,李生宝,蒋齐,张源润,蔡进军,王月玲,季波,潘占兵,许浩,马璠. 2011

[20]在黄土丘陵区建立永续性多年生混播草地模式的研究. 张国荣,王和平,朱海燕.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