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铜对红三叶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羽超

作者: 李羽超;莫海凤;王田;余海涛;刘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纳米铜;红三叶;种子发芽;异黄酮

期刊名称: 草学

ISSN: 2096-3971

年卷期: 2023 年 03 期

页码: 12-18+71

摘要: 纳米铜是新兴的杀菌剂和杀虫剂的主要成分,在农药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了探究纳米铜是否对红三叶具有毒害作用,本文选用了两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0、20、50、100mg/L共4个施纳米铜处理,测定了不同天数各处理下红三叶种子的发芽情况、生长指标及多糖和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纳米铜对两种红三叶的根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种子活力和幼苗地上部生长无显著影响。其中,纳米铜对海发的种子活力和幼苗地上部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异黄酮含量。本文结果将对红三叶种植过程中纳米铜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分类号: S54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波长和标准品对红三叶异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李勇胜,蔺永和,杨琴,刘权. 2019

[2]近红外预测红三叶异黄酮含量的模型研究. 贾聪俊,张正丽,高洪文,庞永珍,王赞. 2016

[3]红三叶异黄酮在刈割6 h内的变化规律. 冯纪铭,何春燕,刘权,齐开,莫海凤. 2021

[4]纳米铜对大鼠肝毒性相关蛋白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I(PEBP1)的分离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昭辉,薛慧文,荔霞,董书伟,申小云. 2013

[5]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的蛋白质组2-DE图谱分析. 高昭辉,董书伟,薛慧文,申小云,荔霞. 2012

[6]纳米铜毒性研究概况及展望. 荔霞,刘永明,齐志明,董书伟,刘世祥,万玉林,刘旭. 2009

[7]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相关蛋白过氧化氢酶的分离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董书伟,高昭辉,申小云,薛慧文,荔霞. 2012

[8]纳米铜防治柑桔贮藏病害效果评价. 王志静,蒋迎春,何利刚,吴黎明,仝铸,谭子善,陈卫国,吴述勇. 2013

[9]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王一冰,邝智祥,叶金玲,范秋丽,张盛,蒋守群. 2021

[10]纳米铜毒性研究进展. 荔霞,刘永明,齐志明,董书伟,刘世祥,王胜义,万玉林,刘旭. 2010

[11]ICP-MS法测定添食金属纳米颗粒后家蚕组织中的金属含量. 袁本高,张东阳,李龙,武国华. 2017

[12]纳米铜对大鼠肝毒性相关蛋白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的分离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昭辉,薛慧文,荔霞,董书伟,申小云. 2013

[13]施肥对不同土壤上红三叶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 朱小梅,洪立洲,王凯,王茂文,丁海荣,吴家旺,王正银. 2009

[14]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5

[15]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6]红三叶根浸提液的化感潜力初探. 牟兰,李荣,蔡明,姜华. 2014

[17]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8]北亚热带区红三叶自毒效应潜势初探. 蔡明,牟兰,张美艳,王宗礼,黄必志. 2014

[19]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浸提液对种子的化感效应. 蔡明,张美艳,牟兰,薛祝林,岳信龙. 2016

[20]红三叶(Triolium pratense L.)浸提液对种子的化感效应. 蔡明,张美艳,牟兰,薛祝林,岳信龙,黄必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