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密因子对旱地豇豆产量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娜娜

作者: 王娜娜;刘恩科;姜春霞;张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豇豆;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密度;施肥;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34 期

页码: 27-29+32

摘要: [目的]探索山西旱地条件下豇豆栽培的高产措施。[方法]以中豇1号为研究对象,选取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为试验因素,按照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种植密度和不同肥料配比对中豇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因子对豇豆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且变化趋势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影响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K肥、P肥、N肥、密度;要获得1 875 kg/hm2的产量,种植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最优取值范围为:种植密度为120 465~128 295株/hm2,施N 40.49~54.66 kg/hm2,施P2O542.92~56.24 kg/hm2,施K2O 57.91~65.93 kg/hm2。[结论]该研究为豇豆大面积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43.4

  • 相关文献

[1]施肥和密度对杂交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孙常青,杨艳君,郭志利,屈非. 2015

[2]氮磷钾配施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分析. 郑伟,张丽妍,边丽梅,董喆,张昊,郝春雷,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 2015

[3]栽培因子对合农63大豆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刘婧琦,赵桂范,冯鹏,郭泰,王谦玉,张敬涛. 2012

[4]秧龄和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及其数学模拟. 杨沫,孙长占,邵玺文,齐春艳,童淑媛,杜振宇,李卓. 2011

[5]越夏茬大棚不同栽培条件对硬果型番茄“红桔”产量的影响. 崔聪聪,王秀芝,李尽朝,白晓雷,孟令强. 2010

[6]密度与施肥对黔麦17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伟,何庆才,陈天青. 2010

[7]施肥对糜子密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显瑞,赵敏,柴晓娇,贺磊. 2013

[8]种植密度和施肥对“茅梁1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陆秀娟,李祥栋,任明见,石明. 2016

[9]高秆大穗型鲜食甜玉米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研究. 胡春花,谢良商,曾建华,符传良,潘效忠. 2017

[10]密度和施肥对茅粱1号高粱光合速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董亚兵,彭亚姝,李魁印,田山君,徐如宏,吴传玺,任明见. 2021

[11]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酒用糯高粱净光合速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董亚兵,彭亚姝,李魁印,田山君,徐如宏,吴传玺,任明见. 2021

[12]中晚熟大豆长农1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喜凤,吴春胜,郝满,李琰,王楠,岳杨. 2010

[13]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 2011

[14]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糯玉米郑黑糯1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 2008

[15]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陈维元,姜成喜,付亚书,姜世波,景玉良,符强. 2012

[16]施肥和密度对不同基因型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裘敏,张双喜,李红霞,刘旺清,魏亦勤. 2008

[17]施肥和种植密度对5个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宋雨桐,王建丽,刘杰淋,朱瑞芬,韩微波,钟鹏,邸桂俐,申忠宝. 2020

[18]密度和施肥技术对主推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 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 2012

[19]栽培措施对直播油菜冬前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锋,张春雷,李光明. 2005

[20]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刘贵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