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鉴定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兰

作者: 马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原位杂交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0 年 04 期

页码: 11-1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是利用外源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和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材料。综合阐明了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技术在鉴定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中的作用,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

分类号: S336

  • 相关文献

[1]试论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新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戴剑,洪德林. 2008

[2]遗传标记在植物上的发展与应用. 李柱刚,崔崇士,马荣才,曹鸣庆. 2001

[3]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探. 李鸿雁,米福贵,李志勇,师文贵,李兴酉. 2007

[4]中国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蒲艳艳,宫永超,李娜娜,田茜,丁汉凤. 2016

[5]中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蒲艳艳,宫永超,李娜娜,刘艳,王秋玲,宋东涛,颜廷进,丁汉凤. 2018

[6]普通小麦-簇毛麦6DL/6VS抗白粉病易位系的选育及鉴定. 李辉,陈孝,辛志勇,马有志,徐惠君. 1999

[7]芥菜Fosmid文库构建及B基因组细胞学标记的筛选利用. 彭元凤,孟德璇,黄玉碧,王桂香. 2012

[8]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生化与分子标记. 胡英考,辛志勇,陈孝. 2002

[9]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研究进展. 唐朝晖,刘少翔,张兰萍,逯成芳,孙善澄,刘广田. 2007

[10]我国红花分子及生化标记研究进展. 梁慧珍,董薇,余永亮,杨红旗,许兰杰,李春明,崔暐文. 2014

[11]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的生化与分子标记. 胡英考,辛志勇,陈孝. 2002

[12]分子标和生化标在研究玉米数量性状中的应用. 周洪生. 1993

[13]小麦籽粒硬度研究进展. 郭世华,何中虎,马庆,王洪刚. 2005

[14]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周阳,何中虎,张改生,夏兰琴,陈新民,高永超,井赵斌,于广军. 2004

[15]分子标记、形态标记与生物科学. . 2007

[16]应用原位杂交及RAPD技术标记抗黄矮病小麦一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异附加系. 徐琼芳,马有志,辛志勇,陈孝,林志珊. 1999

[17]小麦抗白粉病生化标记-过氧化物酶PⅠ 6.1酶带. 王立新,苏青,康彤彤,徐民新,陈哲. 1999

[18]生化标记与选择性回交相结合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 张春利. 1997

[19]大豆脂肪氧化酶及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缺失种质的创新.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李桂英. 2005

[20]新麦草属4个种的生化标记分析. 周荣华,贾继增,李立会,杨欣明,董玉琛.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