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壳孢菌株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祺霞

作者: 方祺霞;宫云秀;周玉开;胡亚梅;杨淑芳;周悦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座壳孢;温室白粉虱;人工突变株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0001-6209

年卷期: 1985 年 03 期

页码: 208-213,285-286

摘要: 为了提高座壳孢(Aschersonia papillata)防冶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效果,对该菌株进行了常规育种。以野生菌株A6S为原始菌株,经自然分离获得A6S-1菌株,经人工诱变得到A6S-256、A6S-393、A6S-504等菌株。选育的菌株不但保持原菌株的性状,而且适应性更强。在寄生率和产孢量上均显著优于自然分离菌株。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温室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马惠. 2011

[2]20%康福多浓可溶剂防治温室白粉虱效果评价. 胡学雄,白义川,谷希树. 2000

[3]蜡蚧轮枝菌的发酵培养及其代谢产物对害虫毒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李国霞,高希武,刘青春,严毓骅. 1995

[4]10种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成虫抗药性的检测. 胡学雄,白义川,李晓炜,徐维红,谷希树. 2006

[5]丽蚜小蜂和黄板诱杀防治温室白粉虱研究初报. 李洪安,王萱,李响,郭锐,张远芳. 2007

[6]设施蔬菜粉虱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 徐维红,谷希树,刘佰明,胡学雄,白义川. 2008

[7]天津地区温室白粉虱对设施花卉栽培的危害及防治. 吉涛,吴艳,石瑶. 2010

[8]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热激蛋白90基因(hsp90)的全长cDNA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 万方浩. 2009

[9]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 戴鹏,吕兵,臧连生,杜文梅,万方浩. 2013

[10]烟盲蝽对温室白粉虱和小菜蛾捕食作用研究. 薛仁风,王晓婧,曾凡荣. 2008

[11]温室白粉虱SCAR分子鉴定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王金娜,王相晶,张友军,王少丽. 2012

[12]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放蜂技术研究. 张振宇,吐尔逊,郭文超,胡红英,艾尔肯·麦麦提,吴家明. 2012

[13]两种入侵粉虱热激基因Hsp70的克隆及温度胁迫下的种间差异表达. 雷仲仁. 2010

[14]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寄生与取食选择性. 尹园园,陈浩,翟一凡,林清彩,张思聪,庄乾营,于毅,郑礼. 2017

[15]玫烟色拟青霉北京变种. 方祺霞,宫云秀,周悦悦,胡亚梅,杨淑芳. 1983

[16]丽蚜小蜂的低温贮存. 刘建军,田毓起. 1987

[17]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刘少兰,张昌容,班菲雪,卯婷婷,章行远,刘梅. 2021

[18]释放2种捕食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西花蓟马和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试验. 徐学农,吴圣勇. 2009

[19]甘蓝与黄瓜寄主上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蜜露糖分、氨基酸和挥发物组分的比较分析. 杨勇,万方浩,金道超. 2007

[20]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大棚黄瓜温室白粉虱的研究. 刘冬青,王绍敏,李素英.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