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根金钱菌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拮抗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柯野

作者: 张小平;谭伟;丁海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根金钱菌;玉米小斑病菌;发酵液;拮抗作用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04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28-33

摘要: 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长根金钱菌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拮抗作用。L16 (4 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以玉米粉 4 % ,蔗糖 3% ,黄豆粉 0 .5 % ,蛋白胨 0 .2 %为培养基 ,初始pH6时 ,液体培养长根金钱菌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 ,抑制率与长根金钱菌的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发酵液中的粗蛋白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但粗多糖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长根金钱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001

[2]长根金钱菌的分离与鉴定. 郑林用,彭卫红,黄忠乾,甘炳成,刘本洪. 2000

[3]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诱导研究. 马春红,李运朝,董文琦,翟彩霞,范尉尉,柳斌辉,王立安,任会芳. 2007

[4]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贾银锁,马春红,王立安. 2008

[5]海南三亚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常佳迎,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马红霞,杨春凤. 2020

[6]海南玉米小斑病菌室内药剂筛选及对戊唑醇、嘧菌酯的敏感性. 严婉荣,陈圆,肖敏,赵志祥,肖彤斌. 2018

[7]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王连生,孔令晓. 2020

[8]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9]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任春梅,杨柳,缪倩,陆芳,顾雪,程兆榜. 2020

[10]白头翁3种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 申晓慧,张敬涛,姜成,刘婧琦,邱磊. 2010

[11]植物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的基因关系. 韩旭. 2007

[12]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化.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石妞妞,阮宏椿,杜宜新,廖蕾,陈福如,杨秀娟. 2018

[13]玉米小斑病菌钙调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志勇,贾丽霞,董金皋,董志平. 2011

[14]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分析. 甘林,代玉立,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8

[15]培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毒素产量的影响. 王立安,齐志广,马春红,阎芝芬,魏建昆. 1999

[16]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效.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7

[17]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廖蕾,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6

[18]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评价. 赵聚莹,蒋晓丽,贾海民,李术臣,石洁,张海剑. 2012

[19]玉米C群不同亚群雄性不育细胞质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侵染的反应. 刘克明,苏海,崔洋,马春红,陈伟程,李大良. 1991

[20]10种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室内毒力研究. 郭跃华,郑卓辉,张德雍,曹湛财,王振中.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