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蚀风蚀交错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温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强

作者: 刘强;冯永忠;杨世琦;廖允成;杨改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区;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水温效应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7 期

页码: 179-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水温效应的研究,为水蚀风蚀交错区提供多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并为当地农田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提供依据。运用定位监测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传统耕作与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起垄地膜覆盖、套种5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陡坡地的水温效应。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免耕、地膜覆盖都能够显著提高表层水分含量,而深层免耕水分含量较低,秸秆覆盖水分含量较高;各保护性耕作都有在气温低时保温和在高温时降温的作用。各保护性耕作对水温有正效应,其中秸秆覆盖更优于其他保护性耕作。

分类号: S157.42

  • 相关文献

[1]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高世铭,郭天文,张晓艳,王立. 2009

[2]长期不同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3]豫西旱坡地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酶活性及其与肥力关系. 张洁,姚宇卿,吕军杰,蔡典雄,金轲,李俊红,丁志强,孙敬克,檀尊社,吴剑峰,张少澜. 2011

[4]保护性耕作对豫西黄土坡耕地降水产流、土壤水分入渗及分配的影响. 王育红,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李俊红,丁志强,张洁. 2008

[5]保护性耕作与等高草篱防治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研究. 肖波,喻定芳,赵梅,王庆海,申小波. 2013

[6]半湿润偏旱区坡耕地保护耕作土壤碳素转化及增产机理. 张洁,姚宇卿,吕军杰,金轲,王聪慧,王育红,李俊红,丁志强. 2008

[7]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张洁,姚宇卿,金轲,吕军杰,王聪慧,王育红,李俊红,丁志强. 2007

[8]耕作对旱区坡耕地土壤碳素转化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洁,姚宇卿,吕军杰,王育红,金轲,王聪慧,胡博文,李俊红,丁志强. 2007

[9]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增产机理的研究. 张洁,丁志强,李俊红,蔡典雄,金轲. 2012

[10]适宜东北地区的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 李纯乾,李凤鸣,柳金库,丛子健,丁宏宇,赵旭珍. 2021

[11]幼龄果园坡耕地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果. 潘艳华,王攀磊,郭玉蓉,曾莉,朱红业,郭志强,番华彩,刘树芳,杜彩艳. 2016

[12]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土壤抗冲性及其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吕猛,吕刚,翟景轩,王锋柏,张卓,董亮,郑洋,王道涵. 2019

[13]油毡覆盖玉米的水温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王改兰,黄学芳,郭堃梅,池宝亮,许建国. 2000

[14]黄土高原沟谷地春玉米不同耕作覆膜方式水温效应的研究. 党建友,张定一,裴雪霞,杨扎根. 2006

[15]等高草篱对坡耕地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的影响. 王庆海,庞卓,郑瑞伦,李翠,陈洁,马雪菊,却晓娥. 2016

[16]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范成五,罗益,王文华,张邦喜,秦松,蔡景行. 2014

[17]辽西山地丘陵区坡耕地低产原因与治理对策. 陈玉玲. 2000

[18]贵州山区坡耕地钾素输入与输出研究. 陈正刚,李剑,朱青,王小多. 2009

[19]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夏锦慧,邓英,陈明华,肖厚军,蒋太明. 2004

[20]控氮对黄壤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胡岗,刘桂华,范成五,张邦喜,敖明,柴冠群,秦松.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