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关海英

作者: 关海英;董瑞;刘铁山;刘春晓;何春梅;王娟;刘强;徐倩;张茂林;汪黎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分子标记定位;表型分析;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24 年 56 卷 002 期

页码: 8-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玉米籽粒作为光合产物的重要贮藏器官,其发育直接影响百粒重和产量.本研究以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野生型玉米自交系Mo17 及两者的杂交F2代为材料,进行表型分析、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结果表明,突变体sh2019 籽粒干瘪,种皮皱缩,百粒重和出苗率均比野生型显著下降,分别下降43.55%和 69.56%.遗传分析发现突变体sh2019 的籽粒皱缩表型受 1 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F2分离群体借助集团分离分析法进行的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sh2019 基因被定位于玉米 3 号染色体上约 30.18 Mb的物理距离内.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sh2019 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13:Q781

  • 相关文献

[1]两份玉米CMS-C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力测定及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牟碧涛,赵卓凡,岳灵,李川,张钧,李章波,申汉,曹墨菊. 2019

[2]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ms20s2的表型鉴定与基因定位. 周玉强,曹枭雄,王婧,刘伊凡,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李树强,刘小龙,张亚男,于飞荣,马庆,胡小娇. 2024

[3]玉米F_2代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王坚强,李作一,程永钢,许陶瑜,郭淑红. 2013

[4]玉米新选自交系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洪德林,薛林,胡加如,黄小兰,江建华,郭媛. 2010

[5]抗草甘膦基因的玉米转化及后代遗传分析. 王秀红,史向远,白建荣,孙毅,刘惠民. 2011

[6]玉米GY220×1145组合RIL群体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 2012

[7]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寇思荣. 2019

[8]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王晓娟,潘振远,刘敏,刘忠祥,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9

[9]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寇思荣,连晓荣,周玉乾,周文期. 2019

[10]玉米黄绿叶突变体表型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 刘忠祥,寇思荣,连晓荣,杨彦忠,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周文期. 2020

[11]玉米棒三叶叶绿素含量遗传分析. 何兵,郭向阳,吴迅,刘颖,王安贵,刘鹏飞,高媛,涂亮,祝云芳,陈泽辉. 2020

[12]玉米籽粒突变体smk7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蒋成功,石慧敏,王红武,李坤,黄长玲,刘志芳,吴宇锦,李树强,胡小娇,马庆. 2021

[13]太空诱变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徐相波,阴卫军,邢燕菊,徐立华,周柱华,韩金龙,丁一. 2013

[14]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2024

[15]雌穗膨大多行数玉米突变遗传性状鉴定评价. 杨萌,文仁来,田树云,黄爱花,邹成林,莫润秀,翟瑞宁,黄开健,韦新兴,谭业琴,何雪银. 2023

[16]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性状的遗传分析. 路明,岳尧海,王敏,段莹莹,刘宏伟. 2015

[17]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2024

[18]玉米种质苗期耐冷性状的遗传分析. 扈光辉,王天宇,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王明泉. 2009

[19]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遗传分析研究. 郭子锋,王山荭,刘甲成,刘爱平,李文学. 2023

[20]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陈岭,崔绍平,徐有,张动敏.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