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立生

作者: 张立生;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朱玫;李锐;郭明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晋太114;选育;特征特性;矮败小麦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114-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晋太1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后代材料2003F1686矮败为母本,长687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692.8kg/hm2,比对照(2013—2014年度为长4738,2014—2015年度为中麦175)平均增产8.7%,产量居第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498.2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9%,产量居第1位。籽粒容重790g/L,粗蛋白质含量13.16%,湿面筋含量28.9%,稳定时间3.3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冻、抗病、抗热、抗青干、灌浆快、落黄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丰5号的选育. 吴政卿,雷振生,何盛莲,赵献林,杨攀,何宁,王美芳,凡军洲. 2009

[2]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的选育及应用. 李筠,王龙,任立凯,秦德荣,刘耀鸿,武晓军. 2007

[3]小麦新品种江麦23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红勃,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王静,刘静,刘立伟,陈荣振,马宁. 2018

[4]小麦新品种陕农3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谢彦周,魏红升,许喜棠,张小燕,刘录祥,王成社. 2019

[5]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3的选育与应用. 钱存鸣,杨学明,姚国才,姚金保,周朝飞,王立明. 2006

[6]淮麦36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杨永乐,金彦刚,宋红芳,常东伟,王笑笑,宋速速,夏中华. 2016

[7]小麦新品种鄂麦17的选育及主要特征特性. 高春保,庄宗英,李梅芳,张宇庆,黄荣华. 2003

[8]半冬性高产优质小麦宁洪麦45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张平平,徐修奎,姚金保,张云涛,宋桂成,周淼平. 2024

[9]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的选育. 陆维忠,马鸿翔. 2010

[10]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金穗11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丹,刘贺宾,黄彦宗. 2017

[11]小麦新品种皖麦44的选育与利用. 汪建来,孔令聪,王瑞,甘斌杰,曹承富,赵斌. 2002

[12]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101的选育.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杨攀,晁岳恩,李巍,周正富,刘加平,徐福新. 2014

[13]小麦明麦2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邵慧,李珍富,韩璞,宋速速,任迎涛,赵其兵. 2015

[14]耐湿、中抗霉病小麦新品种―宁盐1号. 蔡士宾. 2003

[15]小麦瓣品种克丰7号的选育与推广. 孟兆华. 1998

[16]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轮选165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张明响,方聪燕,买春艳,冯宝艳,李东京,李金龙. 2020

[17]小麦新品种视察168的选育. 张明响,方聪燕,买春艳,冯宝艳,苏迪迪,尚习杰,尚瑞程,韩鹏,高川. 2021

[18]利用Fhb1基因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法改良黄淮冬小麦赤霉病抗性. 代旭冉,黄义文,李腾,邓云,苏研,买春艳,于立强,于广军,李辉利,刘宏伟,杨丽,周阳,张宏军,李洪杰. 2021

[19]耗散结构理论与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张保明,刘秉华. 2006

[20]"矮败"小麦的选育及利用前景. 刘秉华,杨丽.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