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孜然与玉米间作种植对作物生产力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文龙

作者: 张文龙;申磊;王秀媛;刘婷婷;王琼;李鲁华;张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焉耆盆地;孜然||玉米;作物生产力;种间互作

期刊名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7383

年卷期: 2022 年 40 卷 003 期

页码: 298-3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于2019-2020年在焉耆盆地博湖县设置单作孜然(MC)、单作玉米(MM)、孜然| |玉米(CIM)3种种植方式,测定作物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其种间互作效应指标,以明确孜然与玉米间作种植对作物产量、体系生产力及种间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试验期间间作种植下,孜然的株高、茎粗都提高,平均提高17.9%、51.5%,但玉米的株高、茎粗降低,平均降低22.7%、17.8%.间作对作物生物量影响显著,间作系统中孜然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单作系统低10.3%、23.7%,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单作系统低7.3%、27.7%.间作种植下,孜然的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都显著提高,平均提高11.9%、54.5%、37.6%,玉米的单穗粒数、单穗粒重和百粒重显著降低,平均降低8.2%、12.5%、3.9%.间作系统土地当量比(LER)值均大于1.6,说明间作产量优势明显;间作系统中孜然相对竞争强度RCIc、玉米相对竞争强度RCIm和孜然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Acm均小于0.00,说明两种作物之间的种内竞争高于种间竞争,同时玉米对水分、养分等产量形成相关资源的竞争力强于孜然.综上认为在新疆焉耆盆地孜然与玉米间作种植可有效提高系统生产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分类号: S513%S565.1

  • 相关文献

[1]从潜水蒸发看焉耆盆地的地下水开发. 钟新才. 1989

[2]焉耆盆地棉区不同播期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徐建辉,张星魁,黄全生,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冯怀章,杨慧兰,史秀丽. 1999

[3]不同芳香植物与番茄间作、套种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马洪英,张晓磊,朱鑫. 2014

[4]改变玉米行距种植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李隆,李伟绮. 2012

[5]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种间互作对氮素吸收与结瘤固氮的影响. 杨亚东,冯晓敏,任长忠,胡跃高,张卫建,曾昭海. 2015

[6]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李会科,李金玲,王雷存,曹卫东,梅立新. 2011

[7]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田间引诱试验及其在种间互作中的作用. 耿双双,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8]滨海盐碱地作物生产力提升技术集成与应用. 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刘雅辉,李可晔. 2017

[9]废弃物基水热炭改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侯朋福,薛利红,冯彦房,余姗,杨林章. 2020

[10]黑土带土壤有机质研究进展. 王迎春,杨黎,王立刚. 2015

[11]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及其地上地下互作机制研究. 张卫建,邓艾兴,郑建初,朱建国,卞新民. 2008

[12]施用生物炭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黄剑,张庆忠,杜章留,王一丁. 2012

[13]超级稻宁粳1号与常规粳稻CH_4排放特征的比较分析. 王丽丽,闫晓君,江瑜,田云录,邓艾兴,张卫建. 2013

[14]丹江口库区坡耕地不同轮作模式作物生产力及农田养分流失比较. 李承力,杨特武,徐君驰,巴瑞先,熊桂云,陈防,刘冬碧,王苹. 2011

[15]超级稻与常规稻CH4排放特征比较分析. 江瑜,王丽丽,闫晓君,张卫建. 2013

[16]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 张旭博,孙楠,徐明岗,张文菊,李建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