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改良品种利用在粳稻杂交育种中的地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二男

作者: 郭二男;杜坚元;高建春;华国怀;万建伟;王才林;王建平;钟达兴;高树人;端木银熙;孙金英;顾人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改良品种;杂交组合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8 年 01 期

页码: 17-24

摘要: 1980~1996年,利用太湖流域粳稻品种和从国内外引进的品种对其中江浙改良品种(系)和杂交育成品种(系)的系谱作了分析;对其抗稻瘟病性能的传递、性状的互补、杂种后代结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太湖地区粳稻育种亲本选配规律;围绕正确选择亲本进行了早熟晚粳新品种的选育。从而提出了使太湖地方品种与现代改良品种相结合及类间差异大的江、浙改良品种相结合,以解决生物学产量下降和增高收获指数的矛盾、高产和优质的矛盾,逐步创造出太湖地区新一代的高产、稳产、优质粳稻改良品种的常规育种途径。

分类号: S511.03

  • 相关文献

[1]印度改良木豆品种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谢金水,王兰英,彭春瑞,方祀法,方先兰. 2003

[2]印度改良木豆在江西的试种及开发应用前景研究. 谢金水,王兰英,彭春瑞,方祀法. 2003

[3]我国水稻品种遗传改进在增产中的贡献分析. 马忠玉,吴永常. 2000

[4]不同杂交组合猪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比较分析. 韩雪,付晓利,粟朝芝,朱丽莉,尚以顺. 2016

[5]12个黄瓜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刘丽君,胡建斌,李建吾,司胜伟,刘俊青. 2011

[6]辽宁省部分玉米杂交组合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刘玉萍,陈晓云,詹德江,张喜华. 2001

[7]柞蚕抗大x(8821·8822)及其放养技术. 王德生. 2009

[8]青壳蛋,白壳收杂交组合筛选试验报告. 赵爱珍,陈烈. 1996

[9]不同杂交组合黔东花猪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测定. 韩雪,粟朝芝,付晓利,朱丽莉,尚以顺. 2016

[10]贵州12个柞蚕品种与河33杂交一代的主要经济性状. 王庆忠,罗朝斌,田应书,岳宣,冯世华. 2013

[11]木豆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K.B.Saxena,R.V.Kumar,杨示英. 2006

[12]甘蓝型黄籽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两系8187AB的选育研究. 邵明波,李风华. 2006

[13]早春结球白菜新组合的产量及耐抽薹性鉴定. 赵大芹,杨敏,李桂莲. 2011

[14]杂交稻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研究. 肖放华,彭兆普,李宣铿. 1992

[15]14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耐盐性比较. 金艳,王英哲,陈晶晶,郭强,徐博. 2018

[16]适于省力化饲养的抗BmNPV蚕品种选育研究. 姚陆松,杜鑫,王永强. 2017

[17]绍岸鸭品种内高产和大蛋配毫组合选育. 卢立志,陶争荣,赵茹茜,沈军达,金良,赵爱珍,徐坚,施关材,徐国华,朱炳仙,吴金先,陈杰. 2003

[18]耐盐芦笋组合的筛选试验. 潘美红,薛萍,杨海峰,罗志丹,宁宇,陈振泰. 2016

[19]大白菜抗霜霉病材料评价及筛选. 李颖,王鑫,赵杨,苗则彦. 2013

[20]15个柞蚕杂交组合部分数量性状主成分的评估分析. 徐亮,孟宪民,戚利,刘凤云,宿桂梅,焦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