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抽穗期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小芹

作者: 徐小芹;张立平;赵昌平;苑少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抽穗期;QTL分析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0 年 11 卷 32 期

页码: 18113-18115+18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对小麦光温敏不育系BS366的抽穗期进行QTL分析,为BS366的品种改良和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和常规品种Baiyu149杂交得到的234个DH(doubled haploid)株系为材料,于2007~2008年分别种植于北京海淀和安徽阜南试验田,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抽穗期进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5个抽穗期QTL,在两地都检测到的QTL有8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B、2A、2D、3B(2个)、6B(2个)和7B,单个QTL的贡献率为2.42%~10.98%。[结论]在1B染色体上新发现了1个抽穗期QTL,丰富了QTL资源。在两地都检测到的8个QTL,可用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抽穗期的改良和标记辅助育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抽穗期的QTL分析(英文). 张立平,徐小芹,赵昌平,苑少华,郭玉平. 2010

[2]水稻RZ54/南京11 F_2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李纯,王超龙,陈赛华,郑天慧,鲁健,崔松,刘宗凯,陈亮明,江玲,周时荣,万建民. 2018

[3]弱感光型杂交稻吉丰优3550抽穗期性状QTL分析. 李彦婷,李金华,柳武革,付崇允,廖亦龙. 2016

[4]水稻抽穗期功能叶叶型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罗伟,胡江,孙川,陈刚,姜华,曾大力,高振宇,张光恒,郭龙彪,李仕贵,钱前. 2008

[5]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抽穗期的QTL比较分析. 冯跃,翟荣荣,曹立勇,林泽川,魏兴华,程式华. 2011

[6]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7]冬小麦旗叶大小及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逯腊虎,杨斌,张婷,张伟,袁凯,史晓芳,彭惠茹,倪中福,孙其信. 2018

[8]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庞欢,王琳,王昊龙,徐红军,李卫华. 2014

[9]济麦44/济麦229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分析. 单宝雪,刘秀坤,肖延军,展晓孟,黄金鑫,刘百川,张玉梅,李豪圣,刘建军,高欣,曹新有,赵振东. 2024

[10]小麦抽穗期基因研究进展. 董春林,张明义,张晓军. 2010

[11]小麦挑旗期和抽穗期的QTL分析. 王丽辉,张立平,赵昌平,单福华,田再民,李国婧. 2008

[12]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政,牛胤全,张东,胡成梅,苑乂川,王绘艳,王曙光,曹亚萍,孙黛珍. 2019

[13]小麦抗逆相关转录因子TaNAC47的功能分析. 张丽娜,张立超,赵光耀,贾继增,孔秀英. 2015

[14]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定位. 张嘉园,亢玲,桂安胜,李哲,王中华,李春莲,张晓科,陈东升. 2016

[15]普通小麦(T.aestivum L.)不同作图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宋彦霞,景蕊莲,霍纳新,任正隆,贾继增. 2006

[16]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在23个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杨芳萍,韩利明,阎俊,夏先春,张勇,曲延英,王忠伟,何中虎. 2011

[17]小麦抽穗和开花期相关QTL定位与分析. 王克森,董爽爽,李法计,郭军,台述强,王利彬,程敦公,穆平,刘建军,李豪圣,赵振东,曹新有,张玉梅. 2020

[18]普通小麦(T.aestivumL.)不同作图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宋彦霞,景蕊莲,霍纳新,任正隆,贾继增. 2006

[19]小麦抽穗期相关转录因子TaMYB72的功能分析. 张立超,刘国祥,赵光耀,贾继增,刘旭,孔秀英. 2015

[20]小麦品种阿勃的五个缺体系在两个生长阶段的叶蛋白差异(英文). 文学飞,潘前颖,姜奇彦,石鹏,史引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