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联合稻秸还田下化肥减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影

作者: 周影;王琳;魏启舜;郭成宝;殷宏宝;周学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紫云英;秸秆还田;化肥减施;生长指标;产量;稻米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49-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紫云英与稻秸秆联合还田配合不同减量比例化肥处理对粳稻品种南粳46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施肥量对水稻分蘖期株高、绿叶数、地上部干重以及叶片SPAD值影响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蘖数较对照减少,但根体积和根干重显著增加。抽穗扬花期减肥20%和30%处理水稻株高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减肥40%处理,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大于对照。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减肥20%处理水稻平均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6%;其次是减肥30%的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16.4%,两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减肥40%处理和常规对照。增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的增加。研究表明,减肥30%显著提高了水稻糙米率,适量减肥(减肥20%~30%)提高了水稻糙米率和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率和垩白度,有助于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水稻粒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产生影响,而对稻米胶稠度以及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消减值、峰值黏度时间、起始糊化温度指标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水稻-绿肥轮作模式下,紫云英和稻秸还田配合20%~30%减量施肥有利于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皖南单季稻区种植利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卜容燕,韩上,程文龙,胡润,朱勤,李敏,王慧,唐杉,武际. 2022

[2]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晶晶,张斯梅,顾东祥,顾克军. 2021

[3]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4]连续种植翻压紫云英减施化肥对江西早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赟,徐昌旭,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曹卫东. 2021

[5]稻秸-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忠义,唐红琴,董文斌,韦彩会,何铁光. 2024

[6]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潘孝晨,李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汪柯. 2019

[7]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 偏生产力的影响. 潘孝晨,李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汪柯. 2019

[8]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颖颖,卜容燕,唐杉,韩上,王慧,李敏,程文龙,李晓韦,武际,朱林. 2020

[9]紫云英与化肥减施对土壤颗粒中黏粒矿物组成与转化的影响. 黄雷,成莉娟,陈雨露,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2024

[10]减施化肥下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团聚体及铁锰氧化物的影响. 徐永昊,聂军,鲁艳红,耿明建,黄丽. 2020

[11]化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贾萌萌,潘兹亮. 2021

[12]长期定位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宫亮,金丹丹,牛世伟,王娜,徐嘉翼,隋世江. 2022

[13]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周丽平,赵秋,张新建,宁晓光,袁亮,李燕婷,赵秉强. 2022

[14]化肥减施下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有机碳组分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吴萍萍,王静,李录久,汪霄. 2022

[15]红壤性稻田紫云英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先干,谢金水,徐昌旭,刘佳,袁福生,刘光荣,李祖章. 2021

[16]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许政良,李水荣,苏全平,秦文婧. 2010

[17]绿肥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赵娜,郭熙盛,曹卫东,王允青,唐杉,赵决建,张智,吴立蒙. 2010

[18]化肥与紫云英不同配比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彭春瑞,王美清. 2010

[19]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刘淑军,李冬初,韩天富,黄晶,刘立生,王晓辉,张会民. 2024

[20]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还田对中稻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昱,何春梅,李清华,王飞,林诚.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