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对株高表达的影响及其对GA_3的敏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灿

作者: 程灿;吴跃进;刘斌美;童继平;吴敬德;张瑛;吴瑾华;袁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半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敏感性;赤霉素;水稻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6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25-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具有显性半矮秆基因的6对高矮秆近等基因系的株高表达特性进行了比较。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抑制了茎秆节间的伸长,矮秆系倒4~5、3、2、1节及穗长分别为高秆系的97.2%、53.3%、65.1%、61.9%和94.7%。通过对Y98149(突变体)和Y98148(野生型)在苗期和成株期对GA3反应的研究,发现Y98149较Y98148对外源赤霉素更敏感;内源赤霉素测定结果显示显性半矮秆突变体内源赤霉素含量较低,是野生型的78%。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蒋春志,刘洪岭. 1998

[2]应用赤霉素对水稻矮秆基因资源进行苗期鉴别的研究. 董凤高,熊振民,闵绍楷,王建林,林鸿宣. 1992

[3]不同矮源基因水稻对赤霉素和多效唑的敏感性. 李西明,马良勇,杨长登,朱旭东. 2005

[4]不同矮源基因水稻对赤霉素和多效唑的敏感性. 李西明,马良勇,朱旭东,杨长登. 2005

[5]水稻新半矮秆基因品系RA73与4个sd-1半矮秆基因恢复系的株高遗传. 严宗卜,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 2006

[6]水稻新半矮秆sd-r基因品系RA73与半矮秆sd-1基因保持系的株高遗传. 严宗卜,甘雨,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 2007

[7]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向编辑水稻SD1基因. 胡雪娇,杨佳,程灿,周继华,牛付安,王新其,张美良,曹黎明,储黄伟. 2018

[8]水稻矮秆小粒突变体潇湘矮的特征特性及其遗传鉴定. 吴云天,曾翔,袁隆平. 2007

[9]色素原基因定位及其与广亲和基因之间物理距离的研究. 盛生兰,余波,李闯,陆驹飞. 2008

[10]一组水稻卷叶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性状研究. 左示敏,张亚芳,潘存红,王龙平,冯凡,马玉银,潘学彪. 2011

[11]水稻广亲和基因近等基因系代换片段长度检测及其利用. 余波,吴远雨,吉华利,张艳琼,陆驹飞. 2008

[12]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生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杨树明,曾亚文,王荔,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 2014

[13]云南高原稻作区影响水稻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杨树明,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曾亚文. 2015

[14]混植水稻抗虫和感虫材料抑制白背飞虱发生的初步研究. 刘光杰,陈仕高,王敬宇,沈君辉,寒川一成,谢雪梅,谯青春,蒲正国,石敦贵,刘祥贵. 2003

[15]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效应分析. 张祥喜,周开蓉,汤洁,王凤兰,罗林广,万建民. 2006

[16]水稻第1染色体千粒重QTL的遗传分解. 余守武,杨长登,樊叶杨,庄杰云,李西明. 2008

[17]利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的近等基因系精细定位水稻粒长微效QTL qGL1.1. 李盼盼,朱玉君,郭梁,庄杰云,樊叶杨. 2020

[18]花期干旱胁迫对籼稻近等基因系育性的影响. 符冠富,陶龙兴,宋健,熊杰,王熹. 2011

[19]花期干旱胁迫对籼稻近等基因系水分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杨永杰,张彩霞,宋建,熊杰,王熹,章秀福,符冠富,陶龙兴. 2013

[20]水稻果皮色泽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王晓光,季芝娟,蔡晶,马良勇,李西明,杨长登.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