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FAD2A等位基因在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的分布及其与种子油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永

作者: 雷永;姜慧芳;文奇根;黄家权;晏立英;廖伯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小核心种质;ahFAD2A;等位基因;油酸含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11 期

页码: 1864-18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中国小核心花生种质中发掘出油酰PC脱氢酶的2个等位基因(ahFAD2A-wt和ahFAD2A-m)。研究结果表明:(1)突变型等位基因(ahFAD2A-m)与野生型等位基因(ahFAD2A-wt)在编码区442bp的SNP(448bpG>A)可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替换(D150N);(2)突变型基因ahFAD2A-m在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广泛存在,出现的频率为53.1%,野生型基因ahFAD2A-wt出现的频率为46.9%;(3)突变型基因ahFAD2A-m在密枝亚种(普通型和龙生型变种)中出现的频率(82.8%)显著高于其在疏枝亚种(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变种)材料中出现的频率(15.4%),卡方测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的油酸含量与其携带的等位基因类型密切相关(χ2=98.71,χ20.01,3=11.34,P<0.01),携带突变型基因(ahFAD2A-m)材料的油酸平均值显著高于野生型基因的材料(t=18.48>t0.01=2.62,P<0.01);(4)ahFAD2A等位基因的存在与种子油酸含量密切相关。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ahFAD2基因在江苏地方花生品种中的分布及其与油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孙东雷,卞能飞,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王晓军. 2017

[2]花生ahFAD2A等位基因表达变异与种子油酸积累关系.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高伟,韩锁义,董文召,汤丰收,刘志勇. 2012

[3]中国花生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姜慧芳,任小平,陈玉宁,张晓杰,黄家权,廖伯寿. 2011

[4]16份花生品种(系)油酸含量及FAD2基因型鉴定. 王菲菲,张胜忠,胡晓辉,苗华荣,许林英,吴兰荣,李春娟,陈静. 2022

[5]便携式高油酸花生鉴定仪的研制. 淮东欣,吴洁,薛晓梦,刘芳,胡美玲,晏立英,陈玉宁,王欣,康彦平,王志慧,刘念,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1

[6]河南省龙生型花生农家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董文召,高伟,臧秀旺,汤丰收. 2012

[7]河南省花生地方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及育种利用策略. 黄冰艳,张新友,董文召,臧秀旺,苗利娟,刘华,高伟,韩锁义,汤丰收. 2012

[8]花生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刘华,秦利,徐静,张忠信,汤丰收,董文召,韩锁义,刘志勇. 2012

[9]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的建立及高油酸基因源的发掘. 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廖伯寿,雷永. 2008

[10]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QTL与SNP分子标记. 李敏,方正,陈俊锟,梁龙兵,向阳. 2024

[11]大豆油酸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苗兴芬,李灿东,郑殿峰,蒋洪蔚,刘春燕,辛大伟,陈庆山,胡国华. 2014

[12]两个油菜品系的fad2和sad基因序列差异比较. 龙卫华,浦惠明,陈松,高建芹,胡茂龙,张洁夫,戚存扣. 2011

[13]优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欧巧明,李琦,陈军. 2024

[14]高油酸玉米突变体的诱导和遗传分析. 刘治先,Allen D.Wright,Ming T.Chang. 1998

[15]油菜种子油酸含量的遗传改良. 杜海,郎春秀,王伏林,陈锦清,吴关庭. 2011

[16]花生油的感官评定. 李进,王志伟,王秀贞,孙昊杰,苑广迪,高远,祁伟杰,王传堂,姜春姣. 2024

[17]大豆种子油酸含量研究进展. 曹永强,谢甫绨,董丽杰,王雅珍,宋书宏,王文斌. 2015

[18]多抗杂交油菜"中油杂3号". 刘贵华. 2007

[19]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张尧忠,IDA,飞田哲,仙北俊弘,长峰司. 2000

[20]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王春梅,任洪,沈建华,赵晓燕,曹绍书,王竹.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