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雪芬
作者: 陈雪芬;吴光远;孙椒德;金建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韦伯虫座孢菌;茶树;黑刺粉虱;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中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1996 年
页码: 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作者从黑剌粉虱虫体上分离得到一种真菌,经鉴定为韦伯虫座孢(AegeritawebberiFawcett)。研究表明:该菌对黑刺粉虱的毒力高,LC_(50)=9.82×10~7个孢子/毫升,LT_(50)=13.54天,该菌适宜在温幅20C—28℃,相对湿度>85%;pH4—6条件下生长。在PDA及麦麸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真菌生长良好。黑刺粉虱韦伯虫座孢疾病在全年有两个流行高峰期:4月上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中至10月中旬,真菌病的流行与温度、相对湿度、降雨、湿温系数和温雨系数复合因子显著相关。用麦麸加谷壳等作为原料,经过固固双相发酵制成粉剂,并用添加剂制成菌剂,田间防效在70%以上。该菌剂可与扑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刺粉虱韦伯虫座孢菌病的流行规律研究. 陈雪芬,金建忠. 1996
[2]韦伯虫座孢菌的研究与利用. 陈雪芬,金建中,孙椒德,吴光远. 1995
[3]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研究进展.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黄建. 2005
[4]贵州省茶树黑刺粉虱的鉴定. 陈瑶,杨文,周玉锋,刘惠芳,杨茂发. 2018
[5]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 马新颖,陈雪芬,金建忠. 2000
[6]黑刺粉虱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唐美君. 2001
[7]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 马新颖,陈雪芬,金建忠. 2000
[8]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郭灿,高秀兵,何莲,张钦,孟泽洪,吕召云,陈娟. 2014
[9]茶树腐皮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特性分析. 邓晓旭,谢夏,潘娅梅,赵丰华,蒋双丰,徐文,张洁,孙润红,夏明聪,杨丽荣. 2023
[10]茶树虫害的生物防治. 田丽丽,宋鲁彬,姚元涛. 2010
[11]矿物油对茶园黑刺粉虱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付洪信,王鹏,唐天成,曹欣然,许永玉. 2019
[12]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室内毒力评价. 胡进锋,刘向国,王长方,陈峰,王俊. 2018
[13]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药效研究. 胡进锋,付影,王长方,陈峰,王俊,刘向国. 2018
[14]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柑橘黑刺粉虱的田间药效评价. 李鸿筠,刘浩强,冉春,姚廷山,胡军华. 2020
[15]川西茶区茶黑刺粉虱的田间消长动态. 王迎春,王小苹,李兰英,尧渝,罗凡. 2017
[16]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种群的RAPD多样性. 付建玉,韩宝瑜. 2007
[17]赣南脐橙粉虱类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研究. 王丽思,陈洪凡,黄建华,刘卫东,谢秀挺,库尔班江·阿布来提. 2016
[18]茶园无公害防治对黑刺粉虱的控制作用. 邹剑明,肖伏莲,陶杰. 2010
[19]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王庆森,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余素红,黄建. 2006
[20]湖南黑刺粉虱不同寄主植物种群和不同地理种群的COI基因分化. 任顺祥,肖伏莲.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胡瓜钝绥螨对茶园两种害螨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慧玲;张辉;陈辉煌;李良德;刘丰静;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茶园;胡瓜钝绥螨;茶橙瘿螨;茶跗线螨;生物防治
-
茶小绿叶蝉种名变更及其种群发生与生物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玉;王庆森;李良德;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害虫综合防控;种群发生特点
-
茶园杂草艾蒿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辉;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艾蒿;挥发物;茶小绿叶蝉;驱避作用
-
我国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玉;刘丰静;黄火水;张辉;李慧玲;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生态茶园
-
基于转录组数据高通量发掘灰茶尺蠖微卫星标记
作者: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李金玉;吴光远
关键词:灰茶尺蠖;SSR;转录组;重复基元
-
一株对茶丽纹象甲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培养研究
作者: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关键词:茶丽纹象甲;布氏白僵菌;毒力;鉴定;培养条件
-
盐胁迫对昆虫病原真菌环链棒束孢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作者:李良德;舒本水;李金玉;王定锋;吴光远
关键词:环链棒束孢;盐胁迫;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