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兼用型菊花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及产业开发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桂梅
作者: 唐桂梅;李卫东;肖晓玲;杨吉龙;刘洋;赵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食兼用型菊花;育种;栽培;产业开发
期刊名称: 农业研究与应用
ISSN: 2095-0764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60-66
摘要: 茶食兼用型菊花广泛应用于茶饮、药物、食品、景观等领域,在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茶食兼用型菊花的产量和品质,加强其内在功效的研究,提升其生产加工效率,对茶食兼用型菊花的有效成分种类、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杂交育种、芽变选种、组织培养、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选育方法,阐述了茶食兼用型菊花的繁殖方法和大田栽培技术,对其产后加工及产品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以期为茶食兼用型菊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S682.11%F326.13
- 相关文献
[1]河套地区糜黍研究历史与回顾. 任俊根,闫文芝,马捷,史有国,邬福祥. 2011
[2]中国南方厚皮甜瓜栽培研究进展及育种展望. 孙国胜,孙春青,潘跃平,毛忠良,马志虎. 2014
[3]对吉林省蔬菜主要技术研究领域的专利分析. 张然,鲁楠,张雪清. 2008
[4]红小豆通红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葛红,汪凯华,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赵娜,王学军. 2017
[5]牡丹石榴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兴满,葛金涛,赵统利. 2014
[6]超级稻研究和生产中几个问题之浅见. . 2005
[7]红小豆新品种通红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葛红,汪凯华,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赵娜,王学军. 2018
[8]优质多抗香稻新品种‘苏香粳100’的选育与应用. 陈培峰,乔中英,谢裕林,朱勇良. 2017
[9]我国药用菌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综述). 江南,魏巍,余梦瑶,许晓燕. 2011
[10]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钧凯918’的选育. 康洪彪,王瑞莲,杨毅成,许有刚,王艺煊,王兆娟. 2017
[11]辐射诱变选育大豆新品种合农71及其高产栽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12]辐射诱变选育大豆新品种合农71及其高产栽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13]耐热杜鹃花种质及其在暖热地区栽培研究进展. . 2019
[14]玉米新品种青贮80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李成,王瑞莲,王艺煊,杨毅成,陈阳,康洪彪,王兆娟,许有光,张代勇. 2021
[15]君子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 赵兴华,吴海红,岳玲. 2021
[16]张杂谷1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范光宇,孟帅,张丽娜,王千,冯小磊,杨建勇,史高雷,白文杰,宋国亮,张晓磊,赵治海. 2019
[17]不同栽培条件种植工业大麻的研究进展. 王庆峰,张雪,李庆鹏,王世发,解林昊. 2020
[18]云南辣椒育种现状与思考. 龙洪进,钟利,高玉蓉,蔡荣靖,桂敏,钟秋月. 2009
[19]韩国梨的栽培和育种进展. 金松南,艾呈祥,刘庆忠. 2006
[20]低血糖生成指数水稻南粳丝苗的选育及应用. 蒋彦婕,杨杰,王芳权,许扬,李霞,陈智慧,李文奇,陶亚军,范方军,王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作者:姜维;周家宇;王雨果;胡存洁;方秀;罗土炎;刘洋;鲍宝龙
关键词:花鲈;鳗弧菌;溶血素;细菌感染;免疫应答
-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熊军波;张鹤山;田宏;陆姣云;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植物区系;资源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收获
作者:刘洋;石玉海;胡圣尧;李斌;董云成;王士国
关键词:制种玉米;玉米果穗;饲料;收获
-
西藏芒康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
作者:赵凡
关键词:种质资源;地方品种;系统调查;芒康县
-
14份乡土狼尾草材料幼苗的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张鹤山
关键词:狼尾草;抗寒性;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
-
N+和Ar+注入红三叶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作者:张鹤山;陆姣云;朱伟;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红三叶;氮离子;氩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