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奶牛不同选择方法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建良

作者: 吴建良;周卫东;姜俊芳;郑会超;黄新;宋雪梅;曹伟;蒋永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综合选择指数法;独立淘汰法;顺序选择法;中国荷斯坦奶牛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1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420-422

摘要: 利用浙江金华伊康奶牛场第1胎次181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305日龄产奶量、乳脂率及体形外貌评分资料,开展综合指数选择,并与顺序选择法和独立淘汰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奶牛选择指数呈正态分布,选择指数≥90的奶牛头数占整个群体的88.95%;选择指数的排序与奶牛在实际生产中表现基本一致,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尤为明显。在同一淘汰率的情况下,综合指数选择法选择效果优于顺序选择法和独立淘汰法,尤其是产奶量。综合选择指数法具有准确性高、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奶牛的育种实践。

分类号: S823.91

  • 相关文献

[1]中国荷斯坦奶牛月龄和胎间距的回归分析. 梁小军,高慧兰,马吉锋,脱征军,王建东,温万. 2018

[2]中国荷斯坦奶牛CCR5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陈伶慧,张文婷,申祥,张伟,郭利亚,张子敬,徐萍,白跃宇,张晓建. 2021

[3]利用选择性清除方法鉴定牛繁殖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吕世杰,陈付英,张子敬,王李辉,张松山,王二耀,徐照学,施巧婷. 2020

[4]中国荷斯坦奶牛CSN3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吴涛,齐云霞,朱洪龙,黄冬维,赵辉玲,程广龙,赵小伟. 2024

[5]保护性蛋氨酸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浆代谢产物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熊春梅,张力,周学辉,蒋学勤,郭爱伟,朱军,公双平. 2004

[6]中国荷斯坦奶牛CD54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乔军,孟庆玲,陈创夫,才学鹏,任艳,张辉. 2009

[7]中国荷斯坦奶牛ABCG2基因exon14多态性及其与产乳性状的关系研究. 路国彬,李宏滨,魏彩虹,张莉,杜立新. 2009

[8]日粮添加不同来源脂肪酸对奶牛脂质代谢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徐晓燕,王加启,卜登攀,崔海,赵小伟,孙妍,孙鹏,赵国琦. 2012

[9]中国荷斯坦奶牛IFN-γ基因的克隆、分子进化及其表达. 乔军,孟庆玲,陈创夫,任艳,张辉. 2008

[10]体外激素处理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FcRnmRNA表达的影响. 张春林,王加启,胡小丽,赵圣国,章玉涛,卜登攀,周凌云. 2010

[11]中国荷斯坦奶牛CD54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进化分析. 乔军,孟庆玲,陈创夫,才学鹏. 2008

[12]中国荷斯坦奶牛髓样分化蛋白-2 cDNA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焦寒伟,王洪梅,刘晓,杜丽,雷明,张冬琳,郝永昌,成鹰,何洪彬,王凤阳. 2012

[13]中国荷斯坦奶牛ABCG2基因外显子9多态性研究. 路国彬,李宏滨,魏彩虹,杜立新,李玉荣,陆建,吕延飞. 2010

[14]中国荷斯坦奶牛第三泌乳期泌乳曲线模型的研究. 熊本海,马毅,罗清尧,庞之洪,邓文. 2011

[15]牛α1-抗胰蛋白酶基因5′侧翼区新SNP的鉴定及其与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 部德群,李秋玲,王长法,王洪梅,黄金明. 2009

[16]比较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数理统计逐步回归法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体高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与田苹;徐夕水二先生商榷. 杨诗兴. 2000

[17]中国荷斯坦奶牛第一泌乳期泌乳曲线模型的研究. 田雨泽,熊本海,庞之洪,罗清尧,窦红. 2010

[18]比较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数理统计逐步回归法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体高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与田苹,徐夕水二先生商榷. 杨诗兴. 2000

[19]近交及环境因素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苏欣,李建斌,马亚宾,田树军,李荣岭,赵秀新,鲍鹏,杨君,王志刚. 2017

[20]中国荷斯坦奶牛IL-18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研究. 乔军,孟庆玲,陈创夫,才学鹏,刘佳旭,任艳,张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