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冲击磨处理对银耳及其多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珂
作者: 马珂;欧阳文枝;何雪梅;戴涛涛;陈军;高洁;孙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银耳粉;银耳多糖;低温冲击磨;基本性质;流变特性;多糖结构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4 年 55 卷 007 期
页码: 2044-20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低温冲击磨超微粉碎处理对银耳及其多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银耳的精深加工及活性成分提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低温冲击磨的不同分级机频率(10、20、30和40 Hz)粉碎干燥银耳,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银耳多糖,对不同银耳粉的基本营养成分、物理性质及银耳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流变特性、结构等进行测定,探究分级机频率对银耳粉及其多糖的影响。【结果】随着分级机频率的增加,银耳粉的水分含量(10.41%~12.18%)逐渐降低,而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银耳粉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白色,表现为L*增加、a*和b*均降低;平均粒径D50(47.7~389.0μm)显著降低(P<0.05),持水力(2.90~3.63 g/g)增加,持油力(2.67~3.36 g/g)增加,粉末流动性降低。与未经低温冲击磨处理银耳粉提取多糖的性质相比,低温冲击磨处理后银耳粉提取多糖的得率(5.23%~13.88%)及中性糖(63.71%~74.12%)、糖醛酸(24.17%~28.60%)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0.29~0.65 g/g)降低。此外,分级机频率为30 Hz时,多糖的分子量最低,为15400 kD;不同银耳多糖均以甘露糖为主要单糖,其余由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组成。多糖Zeta电位绝对值随分级机频率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银耳多糖溶液均属于非牛顿流体,且分级机频率为20 Hz时,溶液的黏度最高。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不同分级机频率银耳粉提取的多糖均不会产生新官能团,为无定型结构。【结论】低温冲击磨粉碎能改善银耳粉色泽,改变银耳粉粒径及流动性,提高多糖得率,也影响银耳多糖的流变性质,但不会改变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基本结构。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一种不影响发酵体积的银耳面包的研制. 秦明,张金秀,赵立强,赵巍,刘敬科,张爱霞,王立安. 2021
[2]老挝主要土壤类型基本性质及其改良利用. 何明菊,韦显恒,刘忠,黄树生,黄雁飞,韦能,黄武杰,黄玉溢. 2016
[3]人参膳食纤维的营养成分和多糖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华梅,李珊珊,曲迪,陈建波,李志满,孙印石. 2020
[4]猴头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变化. 杨焱,李巧珍,吴迪,周帅,唐传红,刘艳芳. 2013
[5]银耳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储藏品质的影响. 邓文静,钱磊,张军,张志军,张业尼. 2021
[6]银耳多糖化学特性与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徐继英,胡庭俊,陈化琦,李宏胜. 2006
[7]银耳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胡庭俊,梁纪兰,程富胜,陈炅然. 2005
[8]酸降解水溶性银耳多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吴琼,代永刚,高长城,宁正祥. 2009
[9]银耳多糖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董茜,张仕林,谢丽源,张谦,舒雪琴,何晓兰,彭卫红,许瀛引. 2025
[10]银耳多糖/姜黄素复合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构建及抑菌性能. 邓伟,吴俐,郑志鹏,易可欣,李怡彬. 2024
[11]地达菜对藜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赵保堂,林娟,吴晓庆,杨富民,张俊,杨发荣,吴明峰. 2019
[12]甜橙油纳米乳的优化及其流变特性. 李欣,鲁丁丁,肖朝耿,傅玉颖. 2018
[13]高能机械处理方法对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陈秉彦,林晓姿,李维新,林晓婕,郑宝东,何志刚. 2020
[14]超微粉碎对南瓜粉物化及其粉糊流变性质的影响. 邓凯波,黄雅萍,代亚萍,马晓丽,郑宝东. 2018
[15]马铃薯膳食纤维对小麦面团流变和热机械特性的影响. 张艺萱,刘伟,刘倩楠,张良,徐芬,李楠,张泓,胡宏海. 2020
[16]微粉碎工艺对赣南脐橙全果原浆粒径及流变特性的影响. 丁胜华,单杨,潘兆平,付复华. 2018
[17]脉动压中试工艺腌制皮蛋的流变性和凝胶特性变化规律. 李宇辉,郭安民,王俊钢,吴洪斌,刘成江,金新文. 2016
[18]'华红'苹果果肉的流变特性及其主成分分析. 杨玲,张彩霞,康国栋,田义,丛佩华. 2015
[19]动态超高压改性芒果皮渣膳食纤维对果酱流变特性的影响. 黄晓兵,廉凤丽,黄志连,李积华,周伟,刘飞,林丽静,王飞,李翔敏. 2021
[20]剪切速率、温度及盐离子浓度对稀奶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刘洁,张书文,逄晓阳,刘鹭,芦晶,吕加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BSA-Seq定位胡麻耐盐相关基因位点
作者:张艳萍;叶春雷;齐燕妮;陈军;赵玮;柴宗文
关键词:胡麻;BSA-Seq;抗盐基因
-
云南会泽地区草莓多年一栽制生产模式下产量下降原因探究
作者:李双桃;孙瑞;万红;隗永青;吴瑞双;董静;常琳琳;魏灵芝;陶磅;熊融;钟传飞;高用顺;张宏力;张运涛;王桂霞;孙健
关键词:草莓;多年一栽模式;产量下降;土壤退化
-
振荡辅助水浸提法提取茶皂素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研究
作者:唐雅园;李丽;吴雪辉;陈品杰;杨正强;杨通鑫;何雪梅;孙健
关键词:茶皂素;水提醇沉;抗氧化能力;抑菌能力
-
甘肃紫苏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作者:崔文娟;罗俊杰;陈军;欧巧明
关键词:紫苏;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
-
护色剂对全组分芒果汁高温灭菌过程的品质和风味影响
作者:方锐琳;邓利珍;田煜琦;柯莹莹;杜丽清;戴涛涛;刘成梅;陈军
关键词:全组分芒果汁;高温灭菌;护色剂;品质;风味
-
甘蓝型油菜LPAT家族基因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李坤杰;刘念;丁磊;朱燕;蒙大庆;范其新;李迎春;陈军
关键词: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AT);甘蓝型油菜;基因家族鉴定;表达模式
-
川西北丘陵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范其新;刘念;张杰;陈军;丁磊;朱燕;蒙大庆;李芝凡;李迎春;李坤杰;颜雪莲;王金霞
关键词: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