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熊蜂幼年工蜂发育及代谢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冬梅

作者: 郝冬梅;樊莹;徐进;郭岳琴;李继莲;姚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熊蜂;赖氨酸;胸部蛋白含量;存活率;代谢物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44-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熊蜂饲养和授粉中对氨基酸的营养需求,以18种氨基酸与糖水混合物为试验材料,设置4组不同赖氨酸水平(总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0%、2%、4%、6%),研究其对幼年地熊蜂工蜂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对1日龄工蜂饲喂20 d,记录工蜂死亡数量,测定工蜂胸部肌肉蛋白含量,采用LC-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工蜂血淋巴中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饲粮中赖氨酸为6%时,工蜂胸部肌肉蛋白含量最高,死亡数量最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饲粮缺乏赖氨酸组与6%赖氨酸组血淋巴代谢物明显分离,筛选共鉴定出28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嘌呤等。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发现,差异极显著的通路有组氨酸代谢(P<0.01),差异显著的通路有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P<0.05)。综合考虑上述指标,6%赖氨酸处理组的地熊蜂胸肌蛋白含量和寿命更优,但此水平下工蜂血淋巴代谢物组胺、腺苷、腺嘌呤呈下调趋势,因此地熊蜂日粮中赖氨酸比例为4%~6%更适合幼年工蜂的生长发育与生存。揭示了幼年地熊蜂工蜂对赖氨酸需求与胸部肌肉蛋白含量及寿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其代谢影响,为熊蜂规模化饲养和授粉应用中的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894

  • 相关文献

[1]西方蜜蜂和地熊蜂为紫花苜蓿授粉效果比较. 郭媛,宋卓琴,张旭凤,宋怀磊,武文卿,邵有全. 2017

[2]裕民地区地熊蜂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冯广余,王建. 2018

[3]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设施蓝莓授粉效果比较研究. 吴光安,尹园园,陈浩,周浩,于毅,郑礼,翟一凡. 2019

[4]工蜂密度对地熊蜂采集不同品种番茄访花偏好的影响. 刘冬,何晓庆,方美娟,宋凯,赵颖,王玉波. 2018

[5]乙基多杀菌素和联苯肼酯对地熊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王欢,徐希莲. 2019

[6]地熊蜂对设施农业6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周浩,翟一凡,胡泽章,邵莒南,代晓彦,吴光安,于毅,郑礼. 2016

[7]不同蜂在温室草莓园的访花行为和传粉生态学比较. 陈文锋,安建东,董捷,丁克法,高山. 2011

[8]工蜂密度对地熊蜂采集不同品种番茄访花偏好的影响. 刘冬,何晓庆,方美娟,宋凯,赵颖,王玉波. 2018

[9]地熊蜂为设施南瓜授粉可行性初探. 吴光安,翟一凡,周浩,尹园园,陈浩,门兴元,戴争,于毅,郑礼. 2017

[10]不同授粉方式对富士苹果花粉管萌发及坐果率的影响. 马鑫,于毅,王桂萍,王光召,吕常厚,于凯,门兴元,李丽莉,宋莹莹,郭文秀. 2024

[11]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授粉对设施樱桃落花落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浩,翟一凡,邵莒南,吴光安,陈浩,门兴元,于毅,郑礼. 2017

[12]地熊蜂蜂群发育性状评价及其饲料花粉配比优化. 盖琴宝,周志勇,张红,黄家兴,安建东. 2015

[13]地熊蜂非视觉相关beta-arrestin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谱分析. 唐朋,赵沫涵,杨慧鹏,苏松坤,吴杰. 2019

[14]八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王烁,谢丽霞,陈浩,吴光安,周浩,王瑜,于毅,郑礼,翟一凡,闫毅. 2020

[15]6种植物源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风险评估. 王烁,谢丽霞,陈浩,吴光安,张善衡,周浩,于毅,郑礼,闫毅,翟一凡. 2020

[16]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对地熊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周浩,邵莒南,翟一凡,吴光安,陈浩,门兴元,于毅,郑礼. 2017

[17]7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力测定. 周浩,翟一凡,胡泽章,吴光安,邵莒南,代小彦,于毅,郑礼. 2016

[18]不同能量、蛋白和赖氨酸水平对TD肉鸭生长的影响研究. 陈学智,吕玉丽,黄晓东,王贤勇,吴辛利. 1998

[19]食物蛋白质中的可利用赖氨酸的测定. 董德建. 1998

[20]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 孙峰成,赵瑞霞,冯勇,苏二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