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宜机收油菜川油72的选育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俊
作者: 蒋俊;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崔成;柴靓;蒋梁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双低;抗裂角;宜机收;川油72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科技
ISSN: 1004-1028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5-8
摘要: 针对生产上对优质高产宜机收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以川油系列新细胞质不育材料为基础,协同改良优质高产宜机收性状,创制双低优质不育系、恢复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宜机收新品种川油72,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油菜(2021)510008)。该品种具有综合农艺性状好、双低品质、抗病、抗倒、抗裂角、宜机收等优点。适宜在四川省冬油菜产区秋播种植。川油72的育成及其推广应用对提升四川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233.75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宜机收油菜杂交种川油71的选育. 蒋俊,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崔成,柴靓,蒋梁材. 2021
[2]甘蓝型油菜裂角性快速鉴定的方法及其应用. 彭琦,张洁夫,张维,陈松. 2014
[3]甘蓝型油菜抗裂角性生理生化研究. 朱程,黄桃翠,唐世义,刘希忠,胡承伟. 2019
[4]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5]甘蓝型油菜高油黄籽双低不育系L 1016A、保持系L 1016B的选育. 郭贵敏,秦信蓉,陈丽,杜才富. 2017
[6]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浔油8号”(JG518)的选育. 沈福生,张瑞茂,江满霞,张玉玲,王由法. 2008
[7]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8]甘蓝型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恢复系6215R的选育. 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2009
[9]适合现代农作方式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的选育. 许才康,孙华,蒋鹤云. 2008
[10]适合机械作业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6号'的选育和利用. 顾炳朝,岳绪国,唐泽庆,杨军,张超. 2015
[11]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5号的选育. 孙华,许才康,张建栋,陈培峰,黄萌. 2012
[12]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 2002
[13]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宝油85的选育. 杜才富,秦信蓉. 2008
[14]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的选育. 许才康,马红梅,董遵,孙华. 2003
[15]高含油量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浙双72. 张冬青,张尧锋,丁厚栋,赵坚义. 2002
[16]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2001
[17]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选育. 王汉中,刘贵华,郑元本,王新发,杨庆. 2002
[18]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的选育. 孙超才,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方光华. 2003
[19]高产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305)的选育. 余青兰. 2007
[20]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的选育. 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赵华,方光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的长江口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作者:谢志伟;杨刚;庄平;赵峰;耿智;蒋俊;张涛
关键词:长江口;生物完整性指数;健康状况;生态评价;鱼类
-
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与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
作者:周文银;李文阳;李浩杰;张士雅;邵庆勤;朱守晶;汪建来;闫素辉
关键词:小麦;种植密度;淀粉含量;糊化特性;抗倒性能
-
基于Meta分析的调控灌溉对中国北方葡萄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杨凡;刘园;刘布春;杨兴元;朱永昶;刘珊珊;刘观止;崔成
关键词:调控灌溉;葡萄;中国北方;灌溉水分利用效率;Meta分析
-
小麦远源杂交种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作者:赵小光;翟周平;尚毅;柴靓;赵鹏涛
关键词:远缘杂交;光合作用;性状;杂种优势;中亲优势
-
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病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卡;李浩杰;张锦芳;崔成;柴靓;郑本川;蒋俊;戴成;涂金星;蒋梁材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相关位点;抗性机理
-
中抗菌核病高产高油油蔬两用油菜新品种川油81的选育
作者:崔成;郑本川;柴靓;张卡;蒋俊;张锦芳;李浩杰;蒋梁材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选育;川油81;油蔬两用;多酚
-
四川省冬油菜稳面扩种技术模式及关键技术要点
作者:郑元勋;薛晓斌;覃海燕;郑本川;李浩杰
关键词:油菜稳面;扩种;关键技术;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