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文杰
作者: 陈文杰;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梁江;陈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烯效唑;夏大豆;套作;农艺性状;倒伏性;产量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1960-19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广西套作夏大豆适宜的烯效唑拌种浓度,为解决与春玉米后期套作夏大豆的倒伏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0(CK)、1.67、3.33、6.67、13.33、20.00、26.67和33.33 mg/kg 8个烯效唑拌种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烯效唑拌种浓度对春玉米套作的夏大豆出苗率、叶面积、真叶SPAD值、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烯效唑拌种浓度的增加,套作夏大豆的田间出苗率、真叶叶面积、地面到子叶节长度和子叶节到真叶节长度逐渐减小,真叶SPAD值和第1节间茎粗逐渐增加.拌种浓度超过3.33 mg/kg时,大豆第1片复叶叶面积、第6片复叶期的地上部分干重显著降低(P<0.05,下同).真叶叶面积、地面到子叶节长度、子叶节到真叶节长度对烯效唑拌种较其他性状敏感.拌种浓度越高,对套种夏大豆的影响时间越长.适宜浓度的烯效唑拌种可防止夏大豆倒伏,显著增加夏大豆产量,其中3.33 mg/kg拌种浓度下大豆产量最高(2129.71 kg/ha).但各烯效唑拌种浓度对大豆籽粒蛋白含量、油分含量及百粒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综合田间出苗率、倒伏性和大豆产量等性状,烯效唑拌种浓度为3.33 mg/kg时用于套作夏大豆较适宜.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夏大豆产量形成差异分析. 覃爱莲,韦清源,郭小红,梁江,汤复跃. 2022
[2]播期对山西早熟夏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任小俊,任海红,吕新云,马俊奎. 2019
[3]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渊,韦清源,曾维英,陈文杰,钟开珍,梁江,黄品宁,张增授. 2012
[4]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 2007
[5]湖南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质量的相关性. 谢运河,程艳波,阳小凤,李小红. 2012
[6]大豆种质的倒伏性调查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周蓉,涂赣英,沙爱华,王贤智,张小娟,周新安. 2007
[7]大豆种质倒伏性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梁江,韦清源,陈文杰,曾维英,汤复跃,陈渊. 2012
[8]大豆倒伏性对耐密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赵海红,李于,郭美玲. 2019
[9]烯效唑浸种处理对川糯粱1号种子萌发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石丽敏,吕学高,刘新华,宋费玲,朱正梅,曹春信,卢华兵. 2022
[10]烯效唑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倒伏率的影响. 张伟,张阳,赵威军,邵荣峰,卜华虎,常玉卉,李金梅,王花云. 2017
[11]烯效唑处理下绿豆农艺性状稳定性及性状间相互关系分析. 卢环,王成,曾玲玲,于运凯,季生栋,张金东,王冰雪. 2024
[12]烯效唑对扁穗雀麦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品质的影响. 田宏,陆姣云,张鹤山,熊军波,刘洋. 2024
[13]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 2008
[14]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15]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16]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2008
[17]河南省夏大豆再高产主要农艺性状量化的探讨. 李卫东,卢为国,梁慧珍,许景菊,王韧. 1999
[18]夏大豆F_2代农艺和光合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李增禄,陈宛妹,李星华,任凤山. 1995
[19]黄淮海夏大豆引种至华南地区的特征研究. 李晟涵,韦清源,汤复跃,陈文杰,周勋波,陈渊,郭小红,梁江. 2023
[20]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套作的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乔德华;秦春林;陈文杰
关键词:甘肃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
南方土壤中导致大豆皱叶的因子分析
作者: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梁江
关键词:大豆;皱叶;因子;土壤;南方;ICP-OES
-
利用高世代转录组测序挖掘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候选基因
作者: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淑芳;覃夏燕;韦荣昌;梁江
关键词:大豆;转录组;皱叶症;定位;分子标记;二代测序
-
黄淮海夏大豆引种至华南地区的特征研究
作者:李晟涵;韦清源;汤复跃;陈文杰;周勋波;陈渊;郭小红;梁江
关键词:夏大豆;黄淮海;引种;生育期;农艺性状
-
果园间套种大豆: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与政策建议
作者:杨钰莹;司伟;汤松;陈渊;张明荣;马俊奎;梁福琴
关键词:大豆扩种;果园间套种大豆;生产现状;成本收益;发展潜力;政策建议
-
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作者:刘泽文;袁芳艳;刘威;高婷;周丹娜;杨克礼;郭锐;陈文杰;田永祥
关键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防治
-
不同宽窄行木薯‖大豆对间作体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宁德娇;郭小红;汤复跃;陈文杰;梁江;谢丽萍;陈渊;韦清源
关键词:木薯;大豆;间作;宽窄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