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的小麦干旱监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来刚
作者: 王来刚;刘婷;高超;李长安;程永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旱监测;冬小麦;环境减灾卫星;垂直干旱指数;植被供水指数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340
年卷期: 2013 年 47 卷 04 期
页码: 465-4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环境减灾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计算垂直干旱指数、改进型的垂直干旱指数与植被供水指数,对河南豫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干旱监测与评价,并对比分析了3种干旱监测指数在不同小麦生育期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进型的垂直干旱指数比垂直干旱指数干旱监测更为有效,在冬小麦拔节期,植被供水指数干旱监测效果最好.说明利用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干旱监测与评价是可行的.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环境减灾卫星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冬小麦产量估测. 陈鹏飞,杨飞,杜佳. 2013
[2]山东省春季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模型构建. 杨丽萍,隋学艳,杨洁,郭洪海,张锡金,黄玲. 2009
[3]黄淮海地区旱情遥感监测实践. 王利民,刘佳,邓辉,张莉,李丹丹. 2007
[4]山东省小麦主产区旱情遥感监测系统的构建. 杨玉永,郭洪海,隋学艳,杨丽萍,杨洁. 2009
[5]基于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青海湖面积动态. 刘宝康,卫旭丽,杜玉娥,冯蜀青,梅朵,李昌玉,刘玉子,张加昆. 2013
[6]利用多时相HJ-CCD遥感影像监测玉米粘虫灾情空间分布. 杨粉团,顾晓鹤,李刚,曹庆军,姜晓莉,王纪华※. 2013
[7]利用环境减灾卫星估测增城水稻产量. 陈鹏飞,郑业鲁,李泽,黄红星. 2012
[8]基于环境减灾卫星CCD数据的海南岛洪涝灾害监测. 李海亮,汪秀华,戴声佩,田光辉. 2015
[9]基于HJ-1A/1B数据的天然橡胶干旱监测. 李海亮,戴声佩,陈帮乾,李世池,田光辉. 2016
[10]基于综合旱情指数的橡胶林干旱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李海亮,戴声佩,罗红霞,李世池. 2017
[11]基于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的呼伦贝尔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 陈鹏飞,王卷乐,廖秀英,尹芳,陈宝瑞,刘睿. 2010
[12]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曲靖市干旱监测研究. 高雅,王晓飞,高懋芳,黄硕,李石磊,冷佩. 2020
[13]基于CLDAS资料的内蒙古干旱监测分析. 孙小龙,宋海清,李平,李云鹏,武荣盛. 2015
[14]锡林郭勒草原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模型及干旱监测. 张巧凤,刘桂香,于红博,玉山,包玉海. 2017
[15]基于MODIS数据的海南岛干旱监测研究. 李海亮,田光辉,刘海清. 2011
[16]基于温度植被旱情指数的徐州市郊干旱遥感监测. 赵丽花,杜培军,逄云峰,张华鹏. 2010
[17]基于SDI指数的南非共和国2001-2014年干旱监测时空分布. 雷步云,赵书河,覃志豪,Peter JOHNSTON,贺可勋,张振克. 2016
[18]基于TVDI与荧光的呼伦贝尔市干旱时空动态监测研究. 高雅,高懋芳,王晓飞,黄硕,李石磊. 2019
[19]农业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张有智,解文欢,吴黎,刘述彬. 2020
[20]基于高分六号卫星数据的花生干旱监测研究. 张彦,刘婷,郭燕,贺佳,王来刚,张红利,杨秀忠.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982~2022年丹江口库区NDVI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作者:吴士文;李成龙;张战平;王来刚;郭燕;郝仕龙;张叶晨;李秀萍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NDVI;时空演变;地理探测器;驱动因子
-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
作者:郭燕;贺佳;位盼盼;曾凯;史舟;叶粟;杨秀忠;郑国清;王来刚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量;株高;数字表面模型(DSM);迁移能力
-
果园生草条件下土壤与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特征研究
作者:李晓龙;马军;褚燕南;岳海英;王芳;刘婷;岳芬芬;李元;吴昊;贾永华;田建文
关键词:果园生草;土壤;近地层;温湿度;变化特征;宁夏引黄灌区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研究
作者:陈自立;林卫;贺佳;王来刚;郑国清;彭一龙;焦家东;郭燕
关键词: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农作物病害;识别
-
OPAL苹果果肉褐变延迟的生理机制研究
作者:褚燕南;贾永华;岳海英;刘婷;李元;岳芬芬;吴昊;来佳慧;田建文;李晓龙
关键词:苹果;褐变;酶活力;非靶向代谢
-
甜瓜品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及筛选
作者:刘鹏;杨文强;王崇启;焦自高;高超;孙建磊;董玉梅
关键词:甜瓜;NaCl胁迫;品种鉴定;萌发期
-
SSR标记对甜瓜杂交种‘玉贵人’纯度的鉴定
作者:莫龙飞;孙建磊;高超;董玉梅;王崇启;肖守华;吴春燕;焦自高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甜瓜;玉贵人;纯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