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麻新品种中汉麻2、3、4号选育报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超华
作者: 程超华;粟建光;谭昕;戴志刚;陈越;唐蜻;王卫;施逢时;胡岂瑄;刘有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工业大麻;品种;中汉麻2、3、4号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281-286
摘要: 中汉麻2、3、4号是云南素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低毒、高CBD工业大麻系列专用新品种。3个品种的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分别为3.22%、4.22%、4.29%,四氢大麻酚(THC)平均含量分别为0.18%、0.19%、0.17%,其中中汉麻3、4号为全雌品种,雌株率分别为97.1%和96.4%。多年多点区域试验,中汉麻2、3、4号的花叶平均产量分别为1723.5、1693.5、1627.5 kg/hm2。3个品种均具有较好的白绢病抗性和抗旱性,生长期内未见明显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发生。3个品种于2020年10月10日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进行品种鉴定。
分类号: S563.3
- 相关文献
[1]籽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龙大麻8号选育报告. 张利国. 2023
[2]工业大麻新品种中大麻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郝冬梅,龙松华,杨龙,邱财生,李俊刚,郭媛,王慧,刘照新,王玉富. 2017
[3]全雌型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 张庆滢,陈璇,朱炫,陈晓艳,郭蓉,吕品,刘翠翠,李建永,郭孟璧,许艳萍,张园,郭鸿彦,杨明. 2024
[4]纤维型工业大麻新品种龙大麻4号选育报告. 张利国. 2023
[5]籽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龙大麻6号选育. 张利国. 2024
[6]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12号的选育. 郭蓉,张庆滢,吕品,郭鸿彦,张园,陈璇,许艳萍,郭孟璧,字雪靖,杨明. 2024
[7]籽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绥麻1号的选育. 董晓慧,唐铭,杨广益,汤金融,张丽微,白瑞,单大鹏. 2024
[8]南北美地区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省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启示. 张树权,柴永山,龚士琛,陈喜昌,于莹,郭永利,姚玉波,李文华. 2019
[9]工业大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初步评价. 王庆峰,张雪,李庆鹏,解林昊,凤桐,王世发. 2020
[10]北方工业大麻育种冬季室内杂交试验方法分析. 董晓慧. 2020
[11]籽用工业大麻"汾麻3号"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赵铭森,高金虎,冯旭平,孟晓康,康红梅. 2019
[12]氮磷钾肥对工业大麻产量影响及肥料利用效应分析. 任龙梅,吕知新,李银换,张立华,刘亚楠,全民,陈利平,杨瑞杰,刘虎林,孙峰成. 2021
[13]工业大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李敏. 2021
[14]浅析工业大麻育种中几种杂交的操作方法. 董晓慧,康媛. 2021
[15]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纤用工业大麻雨露沤制技巧. 董晓慧. 2021
[16]不同施肥量与栽培密度对'龙大麻3号'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研究. 董晓慧,王翠玲. 2021
[17]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业大麻中四种大麻素的方法研究. 陈国峰,尤宏梅,王贵江,张晓波,刘峰,董见南,黄文功,任红波. 2021
[18]不同外源物质喷施对干旱胁迫下‘云麻1号’苗期生理的影响. 杨志晶,李光菊,李璇,黄兴,刘飞虎,杜光辉. 2020
[19]中国工业大麻高产优质关键栽培因子研究进展. 王怀鹏,马子竣,汝甲荣,邱广伟,史乔丹,尹雪巍,孙继英,牛若超. 2020
[20]不同栽培方式对工业大麻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雪,王世发,王庆峰,李庆鹏,解林昊.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短期施肥对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刘东海;戴志刚;梅亮贤;乔艳;张智;肖卓熙;李菲;胡诚
关键词:施肥;短期施肥;麦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功能预测;高通量测序
-
青蒿中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相关序列分析
作者:钟静;李婷婷;韩天华;李学卫;尹跃艳;陈越;马文广;丁铭
关键词:番茄斑萎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青蒿;复合侵染
-
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作者:康泽培;孙健;张小雨;赵大伟;陈基权;杨泽茂;谢冬微;唐蜻;许英;邓灿辉;程超华;粟建光;戴志刚
关键词:黄秋葵;种质资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云南烟草产区辣椒脉斑驳病毒的调查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陈越;韩天华;马文广;钟静;尹跃艳;赵丽玲;李婷婷;丁铭
关键词:辣椒脉斑驳病毒;云南;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cp基因
-
江苏土地租金合理形成机制的实践探索
作者:赵培芳;徐雪高;张昭;王卫
关键词:土地租金;政府指导参考定价;熔断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经营
-
肉制品风味形成机制及加工方式对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琪;张佳敏;王博;王卫;刘云鹤;钟正国
关键词:肉制品;风味;产生机制;检测技术;加工工艺
-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作者:陈鹏羽;张德权;李少博;王卫;徐乐;张佳敏;张锐;陈丽
关键词:羊肉;煮制;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产地溯源;挥发性风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