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鹏羽

作者: 陈鹏羽;张德权;李少博;王卫;徐乐;张佳敏;张锐;陈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羊肉;煮制;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产地溯源;挥发性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4 年 010 期

页码: 298-3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不同品种羊肉煮制后风味的差异,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er, 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后欧拉羊、巴寒杂交羊和宁夏滩羊背最长肌和霖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拉羊肉煮制后的电子鼻图谱轮廓区别于巴寒杂交羊和宁夏滩羊。运用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羊肉挥发性风味指纹进行分析,3种羊肉共检出3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及其他类,其中20种挥发性化合物可被嗅闻出,19种香气活度值≥1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包括1-辛烯-3-醇、己醛、壬醛、辛醛、乙酸乙酯、二甲基三硫和2-戊基呋喃等。结合多元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巴寒杂交羊肉和宁夏滩羊肉煮制后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相近,与欧拉羊肉差距较大,这与电子鼻结果一致。该项研究为羊肉风味品质评价、产地溯源、真伪鉴别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分类号: TS251.53%O657.63

  • 相关文献

[1]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肉羊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王倩,李政,赵姗姗,郄梦洁,张九凯,王明林,郭军,赵燕. 2021

[2]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法溯源羊肉产地的初步研究. 张宁,张德权,李淑荣,李庆鹏. 2008

[3]羊肉冷藏期间蛋白与脂质氧化及风味变化分析. 何晓娜,杨晓玲,王宏博,席斌,王芳,李维红,郭天芬,高雅琴. 2021

[4]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挥发性风味特征与差异分析. 沙坤,郭江南,郎玉苗,张泽俊,李海鹏,孙宝忠. 2015

[5]发酵牦牛肉成熟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 沙坤,钱聪,张泽俊,郎玉苗,李海鹏,孙宝忠. 2015

[6]即食虾干加工过程风味变化. 胡梦月,王善宇,薛勇,曹荣. 2020

[7]苜蓿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研究. 魏益民. 2004

[8]反复冻融对不同卤制条件盐水鸡肉品质的影响. 黄彬,徐玉娟,唐道邦,刘忠义,吴继军. 2014

[9]白胡椒粉煮制过程中胡椒碱的溶出及变化规律研究. 吴桂苹,王卫云,谷风林,朱红英,宗迎. 2019

[10]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分析煮制方式和时间对白胡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 吴桂苹,王卫云,谷风林,朱红英,宗迎. 2021

[11]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剥壳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谌玲薇,邱文兴,刘煊,谭宏渊,乔宇,汪超. 2024

[12]煮制和干燥时间对盐水鸡翅质构及色泽的影响. 唐道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程丽娜,曾繁东,王文辉. 2013

[13]牛肉中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在加工前后的变化研究. 周九庆,郭波莉,魏益民,张国权,魏帅. 2013

[14]不同煮制条件对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 熊雅雯,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郝淑贤,吴燕燕,魏涯. 2022

[15]扒鸡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彭婷婷,张春江,张泓,黄峰,胡宏海,张雪,刘倩楠,陈文波,纪丽莲. 2016

[16]大竹蛏营养组成、呈味特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于笛,傅志宇,李龙,刘煜珺,杨芯蕊,白永安,王志松,郑杰. 2024

[17]即食卤味豆干的加工. 李志坚. 2023

[18]扒鸡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彭婷婷,张春江,张泓,黄峰,胡宏海,张雪,刘倩楠,陈文波,纪丽莲. 2015

[19]椰子汁煮制对文昌鸡食用品质的影响. 吴予灿,张紫涵,赵桂苹,魏立民,黄峰,张春晖. 2023

[20]加工对牛肉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周九庆,郭波莉,魏益民,张国权,魏帅,赵海燕,张磊.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