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无机配比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文涛

作者: 孙文涛;宫亮;包红静;刘艳;孙占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土壤培肥;玉米;物理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80-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肥力下降、耕层变浅,是东北平原粮食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研究不同有机物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在辽北棕壤土上,采用田间微区定位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还能够增加玉米产量;施用有机物料的各处理较无肥对照处理土壤容重下降了3.05%~9.9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物料和化肥配合施用可增产1.64%~8.91%,同时能够增加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改善土壤微团聚体结构。在等碳量条件下,玉米秸秆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好于猪粪,化肥配施高量猪粪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滨海盐碱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勇,王立艳,高伟,赵杰,李梦琦,王景余. 2022

[2]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王麒. 2012

[3]不同肥料配施对砂质潮土玉米产量与土壤培肥的影响. 刘文,武继承. 2012

[4]有机无机肥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理特性影响研究进展. 王晓娟,王娟玲,翟广谦,刘恩科,董春林. 2018

[5]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陈刚,王璞,陶洪斌,张中东. 2012

[6]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席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秦道珠,徐明岗,李菊梅,申华平,黄平娜. 2005

[7]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率与氮流失风险的影响. 魏静,郭树芳,翟丽梅,刘宏斌,孙本华,华玲玲,王洪媛,杨波. 2018

[8]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超级杂交稻产量构成及植株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崔新卫,杨勇,贺爱国,刘朝晖,颜应成. 2012

[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湖南省晚稻生长、产量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崔新卫,范海珊,龙世平,彭福元. 2015

[10]有机无机肥施用比例及氮肥运筹对茄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鲁耀雄,龙世平,陈山,范海珊,彭福元. 2014

[11]黔中坝地黄壤旱地高产培肥模式研究. 肖厚军,徐大地,刘友云,张文安,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0

[12]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13]玉米–绿肥轮作体系下光叶紫花苕的氮肥替代和土壤肥力提升效应. 陈检锋,梁海,王伟,陈华,尹梅,王志远,刘俊,陈军,高嵩涓,曹卫东,付利波. 2021

[14]设施番茄栽培基质中枸杞枝条发酵料的适宜配比研究. 冯海萍,杨冬艳,谢华,裴红霞. 2021

[15]秸秆基质的配比优化及在设施番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新昊,刘兆辉,李晓林,江丽华. 2009

[16]四段式根茬心土混合犁改土技术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于忠和,孟庆英,王囡囡. 2010

[17]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物理性状. 王秋菊,高中超,常本超,刘峰. 2015

[18]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贾会彬,于忠和,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马晓明,高雪冬. 2012

[19]机械施肥对茶园土壤物理特性、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永利,王烨军,苏有健,丁勇,孙宇龙,罗毅,廖珺,廖万有. 2018

[20]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范仲学,王志芬,张凤云.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