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的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永力

作者: 周永力;樊金娟;曾超珍;刘小舟;王疏;赵开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曲病;Ustilaginoideavirens;RAPD;群体结构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4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442-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初步分析了稻曲病菌 ( Ustilaginoideavirens)的群体遗传结构。从 1 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 32个扩增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 ,对不同年份采自辽宁、云南、湖北和浙江等水稻种植区的 5 6个菌株进行扩增。 32个引物扩增出 2 2 3条带 ,绝大多数引物对不同年度采自不同稻区的菌株扩增的 DNA谱型相同 ,大多数菌株间相似性系数达 0 .80以上。根据扩增 DNA片段的多态性 ,从空间分布来看 ,来源于北方、长江流域和南方的菌株难以划分出明显的地理宗谱 ;不同年度的菌株 DNA多态性也无明显的差异。上述结果初步表明稻曲病菌遗传稳定 ,寄主选择作用 (寄主的基因型及其时空分布 )对稻曲病菌变异的影响较小。但是尚需采用其它的分子技术测试更多的菌系 ,才能较系统地分析我国稻曲病菌系的遗传变异及群体结构特点

分类号: S435.111.46

  • 相关文献

[1]稻曲病研究进展. 王大为,王疏,傅俊范. 2004

[2]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秀娟,王舒婷,姚锦爱,杜宜新,陈福如. 2011

[3]稻曲病病原学及防治技术研究.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4]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 袁彩勇,袁生堂,吴洪恺. 2001

[5]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近10年水稻稻曲病的研究现状. 姜萍,冯卫,陈静,颜艳. 2012

[6]水稻抗稻曲病研究进展. 陈能刚,陈惠查,阮仁超,焦爱霞,谭金玉. 2014

[7]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初探. 何海永,陈小均,詹金碧,全兴科,吴石平,杨学辉,袁洁. 2008

[8]水稻对稻曲病抗性的分级及相应级别的产量损失. 刘二明,肖启明,刘年喜,王金辉,谭小平,郑和斌. 2011

[9]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 李茹,赵桂东,周玉梅. 2001

[10]稻曲病、水稻穗颈瘟防治药剂筛选及其协同防治技术. 宋益民,丛国林. 2016

[11]稻曲病的发病规律及新药剂“爱苗”的防治示范. 王银官,陈辉民. 2006

[12]湖南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调查分析. 李友荣,魏子生,侯振. 2009

[13]中国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张俊喜,成晓松,宋益民,王伟,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顾慧玲,孙星星. 2016

[14]浙江省水稻品种抗稻曲病自然诱发鉴定初步研究. 王连平,董明灶,郝中娜,陶荣祥. 2010

[15]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 张震,柴荣耀,陈桂华,王艳丽. 2010

[16]江苏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控技术. 张俊喜,成晓松,高波,霍金兰,李红阳,宋勇兵,顾慧玲,孙星星,马晶晶,王凯. 2018

[17]稻曲病化学防控药剂精准使用技术研究. 黄蓉,黄瑞荣,胡建坤,华菊玲,刘思正. 2014

[18]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生及其与抽穗后温湿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姚克敏. 2003

[19]申嗪霉素与王铜混用对水稻穗期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 2016

[20]灭黑一号防治水稻后期主要病害的药效研究. 李洪山,李慈厚,李红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