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珍环
作者: 刘珍环;唐鹏钦;范玲玲;杨鹏;吴文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作物格局;种植结构类型;时空变化;像元尺度;东北地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6 年 49 卷 21 期
页码: 4107-4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过去30年东北地区像元尺度种植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为东北地区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基于1980—2010年东北三省的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的县级统计数据,利用SPAM-China模型获取10 km像元尺度上种植结构的分布信息,构建以像元内种植面积比例超过30%和占比前三位的种植结构类型的判定方式,利用空间叠加方法分析种植比例及其结构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运用像元结果初步阐明了东北地区的种植结构变化特征,首先种植规模的优先顺序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变化,由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变为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其次,30年间共出现14种组合类型,包括6种水稻及其组合类型由1980年的8.30%增至2010年18.64%,主要分布于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等地;7种玉米及其组合类型占比超过三分之二,累积比例增长3.7%,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中西部,是该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5种大豆及其组合类型累积比例减少4.2%,空间上发生了显著的置换,由散布在三省的格局迅速北移集中于黑龙江;7种小麦及其组合类型累积比例从26.82%降为3.17%,是变化最为显著的种植结构类型,现有少量集中于黑龙江嫩江附近。再次,3种种植结构类型变化较多,一是由开垦耕地带来的新类型,占所有变化类型比例为20.91%,特别是黑龙江省拓荒带来的大规模水稻种植;二是单一作物型变化为两种或以上作物类型组合,占比为34.90%,组合作物主要为水稻和大豆;三是多种作物组合型变为单一作物型,将种植结构类型集聚,占比为41.36%,主要为玉米种植区的调整。【结论】过去30年种植结构类型变化规律为种植结构类型分布受玉米和大豆主导,其中大豆空间转移至黑龙江,水稻正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种植类型,而小麦则持续萎缩至局部地区,种植结构类型变化趋势将以玉米、大豆和水稻为主,单一化趋势显著。种植结构调整方向应从减少单一玉米型和增加水稻和大豆组合型入手。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1980-2010年东北地区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刘珍环,唐鹏钦,范玲玲,杨鹏,吴文斌. 2016
[2]近30年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刘珍环,杨鹏,吴文斌,李正国,游良志. 2016
[3]像元尺度上分类不确定性评价及可视化表达. 竞霞,张竞成,琚存勇,边宗攀,魏曼. 2014
[4]东北地区春玉米农业气候资源数值模拟. 刘建栋,傅抱璞,金之庆. 2000
[5]栽培技术对东北粳稻米米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禹尧,矫江,王连敏. 2009
[6]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 2016
[7]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 2016
[8]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杨悦乾,龚振平. 2009
[9]东北地区农村储粮技术优化集成. 郑刚,孙丽琴,孙立君. 2006
[10]东北地区水稻区试新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英华,侯昱铭,李宏宇,李茂柏,袁媛,徐正进. 2009
[11]东北地区现代玉米产业农业经济调查分析. 杨双,张云飞,郭文波,郭亚梅,朱玉芹,徐晓红,李万良. 2008
[12]辽西地区玉朱杂交制种秕实的成因及预防途径. 杨久廷,张景会,肖继冰,辛宗绪. 2008
[13]基于GIS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09
[14]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 衣保中. 2006
[15]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监测与入侵风险分析. 张正坤,鲁新,李建平,张有才,丁毅弘,徐文静,杜茜,李启云,郭文超. 2012
[16]东北地区高大平房仓储粮工艺研究. 郑刚,李志民,孙立君,孙丽琴. 2007
[17]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 蔡红光,梁尧,刘慧涛,刘剑钊,秦裕波,刘方明,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9
[18]印度块菌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 李佳梅,刘培贵,乔鹏,唐燕静,李杨,陈娟,郭顺星. 2019
[19]东北稻区肥料施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董立强,李睿,商文奇,王铮,李跃东. 2017
[20]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潜力、产业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 张伟明,陈温福,孟军,金梁,郭伟,赵洪亮.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物候信息图谱的耕地种植模式遥感监测方法
作者:陶建斌;王昀;张馨月;姜启樾;吴文斌
关键词:物候信息图谱;种植模式;种植模式谱;贝叶斯网络;江汉平原
-
中国耕地种植制度遥感探测及其时空特征
作者:张素心;申格;余强毅;吴文斌
关键词:耕地;种植制度;复种;休耕轮作;跨年度;时空格局
-
清代武陵民族地区稻作的生产、流通与消费
作者:杨鹏
关键词:清代;武陵民族地区;稻作技术;稻米流通
-
我国"土特产"农产品土宜研究进展
作者:吴静;吴克宁;黄勤;苗凌菁;陈章全;吴文斌;卢昌艾
关键词:土特产;农产品;土宜;土地适宜性评价;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
第三师夏河林场绵羊新类群的形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杨鹏;郑朝锋;贾春英;邢佳娟;任宇斓;谌春湘;王立民;徐梦思
关键词:夏河绵羊;品种改良;定向选育
-
台风“杜苏芮”影响下华北农田洪涝遥感监测与评价
作者:段玉林;黄健熙;张帅;刘月鑫;向梦花;余强毅;吴文斌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一般耕地;遥感监测;洪涝灾害;抵御能力;台风“杜苏芮”
-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云当归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杜彩艳;蜂述先;杨鹏;孙曦;王攀磊;此主拉姆;李卫林;彭慧娉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云当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