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亏缺和栽培模式对设施黄瓜根系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毛丽萍

作者: 毛丽萍;赵婧;仪泽会;王立革;焦晓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栽培模式;水分亏缺;根系分布;黄瓜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38-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津优316"黄瓜为试材,在定植密度相同时,设置了"宽窄行模式+70%灌溉量"(T1)、"单行模式+70%灌溉量"(T2)、"单行模式+常规灌溉量"(T3)、"宽窄行模式+常规灌溉量"(T4)4个处理,定植后5 d开始节水处理,共处理237 d,测定了定植后6周黄瓜根系分布特征、黄瓜全生育期产量,以期揭示滴灌水分亏缺对黄瓜根系分布、产量的调控效应,筛选适宜的节水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与T4相比,T1根系水平分布受限、垂直分布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减少,产量降低10.35%;T2根系水平分布受限、垂直分布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减少,产量降低6.58%;T3黄瓜根系分布差异不显著,产量增加了3.57%.因此,单行栽培和节水灌溉均可减少黄瓜根系水平分布而增加垂直分布;"单行模式+常规灌溉量"处理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可实现肥料的集中施用,"单行模式+70%灌溉量"处理在降低产量6.58%情况下节水30%,均是适宜的滴灌水分亏缺模式.

分类号: S626%S642.2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方式和亏缺灌溉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WUE的影响. 毛丽萍,赵婧,仪泽会,王立革,焦晓燕. 2020

[2]日光温室黄瓜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响应. 范凤翠,张立峰,李志宏,石玉芳,贾建明,刘胜尧,刘俊波. 2013

[3]不同叶龄期水稻秧苗对水分亏缺反应的探讨. 吴永祥,黄祥熙,赵国良,陈留根,陈公翰,李永丰. 1993

[4]李子幼苗水分亏缺下新梢生长与致死时间研究. 卢明艳,赵晨辉,苏斯瑶,李锋,张艳波. 2015

[5]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可能影响ABA的积累和参与植物细胞水分胁迫信号传递. 邢宇,王幼群,张蜀秋,黄从林,吴忠义,贾文锁. 2003

[6]华北平原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杨再洁,史磊刚,文新亚,陈阜. 2013

[7]草坪植物对干旱逆境的效应. 王钦,金岭梅. 1993

[8]调亏灌溉应用研究进展. 于欣廷,崔宁博,麻泽龙. 2020

[9]1961—2012年中国棉花需水量的变化特征. 陈超,陈超,庞艳梅,潘学标,张立祯. 2015

[10]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江学海,李刚华,陆波,罗德强,刘正辉,李敏,蒋明金,陈永莲,丁艳锋. 2022

[11]水分亏缺对青稞产量及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白羿雄,姚有华,姚晓华,徐仲阳,吴昆仑. 2017

[12]不同覆膜穴播种植模式对谷子和糜子作物籽粒灌浆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万斌,戴丽君,李永平. 2021

[13]水分亏缺下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花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冯克云,王宁,南宏宇,高建刚. 2021

[14]降水因素导致的水分亏缺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敏感期分析. 李小涵,武建军,雷添杰,周洪奎. 2020

[15]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竞,李磊,王锐,周丽娜,孙权. 2018

[16]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张凯,米兆荣,秦安振,黄超,马岩川,余轩,孙景生,黄世清,李长有,张景忙. 2019

[17]水分亏缺对滴灌柑橘光合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樊毅,贾悦,崔宁博,赵璐,胡笑涛,龚道枝. 2018

[18]穗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水分亏缺对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卫星,朱德峰,朱智伟,林贤青,张玉屏,陈惠哲. 2011

[19]麦后移栽棉生育及生理特性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刘浩,张寄阳,王聪聪,孙景生,张俊鹏,申孝军. 2012

[20]滴灌水分亏缺对猕猴桃生育前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郑顺生,崔宁博,赵璐,张艺璇,龚道枝,胡笑涛,冯禹.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