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幼穗不同发育期不同穗段离体培养的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培
作者: 王培;裴翠娟;陈玉蓉
作者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幼穗;穗段;离体培养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0 年 5 卷 01 期
页码: 28-32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四个小麦品种不同长度的幼穗及幼穗不同穗段离体培养的效应.结果:(1)取长为0.1厘米、0.3厘米的幼穗全穗、或穗长为0.5厘米的幼穗上段或下段、或穗长为1.0厘米的幼穗上、中、下三段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100%;取穗长为2厘米的幼穗上、中、下段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34%、80%和94%;取穗长为3厘米的幼穗上、中、下段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14%、38%和58%.(2)用长1厘米以上和长0.1厘米的幼穗高体培养,其愈伤组织主要是分化根;将长0.3~0.5厘米的幼穗愈伤组织直接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植株分化率为78.8%
- 相关文献
[1]小麦幼穗离体培养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赵林姝,刘录祥,郑企成,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陈文华. 2006
[2]云南药用野生稻幼穗离体培养研究. 王玲仙,王波,陈越,付坚,钟巧芳,陈玲,丁明亮,赵才美,雷涌涛,程在全. 2020
[3]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 梁流芳,佘建明,吴瑛瑛,张保龙,董民强,倪万潮. 2008
[4]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 梁流芳,佘建明,吴瑛瑛,叶晓青,董民强,倪万潮. 2008
[5]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倪万潮. 2007
[6]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许亚楠,师蔚群. 2005
[7]高粱茎尖和幼穗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王良群,刘勇,郝艳芳,杨伟,张微,白鸿雁. 2013
[8]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及转化效率的比较研究. 赵林姝,刘录祥,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陈文华. 2006
[9]小麦幼穗、茎、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陆维忠,佘建明,吴鹤鸣,周邗扬,葛美蓉. 1988
[10]农杆菌敏感小麦基因型的筛选研究. 王艳丽,叶兴国,刘艳鹏,杜丽璞,徐惠君. 2005
[11]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 张自刚,马小飞,张红霞,王震,张思妮,郭冬,张永鹏,马翎健. 2016
[12]~(60)Co-γ射线对小麦幼胚离体后的诱变效应. 宋军,徐利远,陈谦,张莲,余桂容. 2015
[13]小麦单倍体育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崔婷,李亚莉,乔麟轶,郭慧娟,董艳辉,任永康,唐朝晖. 2016
[14]基因型和外植体对小麦离体培养的影响. 余桂容,宋军,徐利远,张莲,蒋云. 2012
[15]小麦与大麦杂种幼胚离体培养研究. 亢秀丽,许玉娟,朱晋云. 2005
[16]冬小麦品种抗霜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钟秀丽,王道龙,吉田久,胡新,赵鹏,韩立帅,王晓光,黄绍华,黄建英,孙忠富. 2007
[17]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幼穗育性转换期蛋白质组的初步分析. 谢锦云,陈平,曹孟良. 2007
[18]燕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利敏,傅晓峰,孙国琴,孙瑞芬,斯钦巴特尔,刘力平,刘俊清. 2006
[19]辐射处理在玉米幼穗培养中的作用. 黄忠祥,郑乐娅,吴家道. 1990
[20]小麦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效果研究. 李根英,黄承彦,隋新霞,何中虎,孙其信,夏先春.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番茄两种虫媒传播的重要病毒病研究进展
作者: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顾浩天;王冬生;王培;王然
关键词:番茄;植物病毒;昆虫媒介;烟粉虱;研究进展
-
基于加工产业专利知识图谱分析的贵州食用菌加工建议
作者:王培;欧娟
关键词:食用菌;贵州;加工;专利分析;知识图谱;发展对策
-
基于食用菌栽培种植专利技术的创新态势分析
作者:王培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种植;专利分析;发展建议
-
基于专利视角的贵州香菇产业发展分析
作者:王培
关键词:香菇;贵州;专利分析;发展对策
-
棘孢木霉对向日葵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菌核病防效的影响
作者:马光恕;姜博;廉华;陈玉蓉;赵振涵;李梅;李润哲;张渟
关键词:棘孢木霉;向日葵;菌核病;抗氧化酶活性;防治效果
-
木霉菌对向日葵幼苗生理特性及菌核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廉华;陈玉蓉;李梅;李润哲;张渟;马光恕
关键词:木霉;向日葵;菌核病;生理特性;防治效果
-
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及其对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赵志祥;王殿东;周亚林;王培;严婉荣;严蓓;罗路云;张卓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辣椒枯萎病;微生物群落;辣椒;根际;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