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不同组织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班兆军

作者: 班兆军;陈存坤;李国鹏;于林凯;王宏鹏;孙蓉;毛建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鼠尾草;挥发性组分;组织;精油;差异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159-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甲基叔丁醚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鼠尾草花、叶片及茎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共检测到4种单萜、17种倍半萜、6种单萜衍生物、2种倍半萜衍生物及2种酯类化合物共31种挥发性物质;不同器官的挥发性组分不尽相同,花器官中的挥发性组分最多为31种化合物;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叶片,达到2 334.48 ng/g;吉玛烯、可巴烯、石竹烯及乙酸芳樟酯是鼠尾草不同器官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但其对不同器官挥发性精油的贡献率亦不同。

分类号: R284

  • 相关文献

[1]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不同类型叶片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乔健,李国鹏. 2018

[2]3种唇形科植物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李国鹏,DUDAI Nativ,李嘉杰,林丽静. 2018

[3]驼背鲈不同组织5种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区又君,齐旭东,李加儿. 2010

[4]清洗剂对鲜切鼠尾草货架期和风味的影响. 王雪敏,李云飞,张超,马越,赵晓燕. 2015

[5]1MCP处理对鲜切鼠尾草品质的影响. 张超,李云飞,马越,赵晓燕. 2015

[6]鼠尾草干燥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王雪敏,卢江长美,张超,马越,赵晓燕. 2015

[7]鼠尾草二萜醌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构效关系研究. 薛明,史彦斌,周宗田,崔颖,汪汉卿,张彬,罗永江,夏文江,赵荣材. 2000

[8]不同品种花生乳挥发性组分分析. 芦鑫,张丽霞,王奕芳,孙强,高锦鸿,黄纪念. 2018

[9]糯米香茶引种试种及开发利用研究. 张翠玲,朱红英,孙燕,吴刚,张家明,谭乐和,陈鹏,庄辉发. 2011

[10]3种接骨木果实挥发性组分. 李金英,赵春莉,刘树英,刘洪章,卢明艳. 2013

[11]陈酿时间对打瓜酒风味的影响. 张超,邓星星,马越,赵晓燕,李武. 2016

[12]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柑橘蜜中挥发性组分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王方莉,吴俐勤,沈振陆,莫卫民,李丽,钱鸣蓉,章虎,汪建妹. 2014

[13]"永丰辣酱"特点分析及形成基础研究. 张伟明,秦丹,范亮亮,欧立军,张竹青,张志旭. 2022

[14]不同光质补光对促早栽培‘瑞都香玉’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克坤,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冀晓昊,王海波. 2016

[15]红肉桃品种“半斤桃”果实发育期挥发性组分分析. 焦云,许建兰,马瑞娟,颜少宾,俞明亮. 2013

[16]离蕊金花茶不同花期、不同花朵部位挥发性组分变化. 刘忠英,方仕茂,杨婷,李琴,李鹤,龙海燕,邓伦秀. 2022

[17]“巴山红”香椿不同发育时期挥发性物质分析. 李可,袁怀瑜,徐瑞,李华佳. 2016

[18]“永丰辣酱”特点分析及形成基础研究. 张伟明,秦丹,范亮亮,欧立军,张竹青,张志旭. 2022

[19]不同光质补光对促早栽培‘瑞都香玉’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克坤,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 2017

[20]酿酒圆叶葡萄Noble和Carlos浆果挥发性成分分析. 杨莹,管敬喜,周咏梅,黄羽,时晓芳,李玮.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